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的重创后,全球经济呈疲软态势,国内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下行危机。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国内企业效益直线下降,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困难。同时,在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现代管理制度下,企业股权过度分散或集中均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导致内控制度形同摆设,严重侵害企业绩效,甚至招致企业走向倒闭境遇,因此,如何促进企业绩效增值一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内内控体系的不断健全,学术研究者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企业绩效是否受内控质量高低影响上面,而较少人研究终极控制人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本文以终极控制人特征为研究视角,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控制权私利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实证研究法剖析终极控制人特征、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联系,以期为进一步解决控制权问题,实现企业绩效增值提供实证依据和相关建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终极控制人特征、终极控制人特征与企业绩效、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详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并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假设。采用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经实证检验得出:(1)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加入终极控制人性质后得出,在非政府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3)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两权分离度的增大会显著弱化内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文章通过采用稳健性检验方式对以上研究进行论证且一致通过。基于上述结论,实现企业绩效增值的目标主要在于:一方面,国家既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又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使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企业需加强自身内部治理,注重内控建设,完善控制权制衡机制,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绩效的提升。但是,本文用于实证验证的研究样本仅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基础,是否适合其他样本尚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