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研究90年代以后在日本出现的爱国主义思潮的现状与原因。90年代以后在日本出现了以修改战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为目的创立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委员会”、要求修改《日本国宪法》的势力、小泉首相连续6年参拜靖国神社等一连串活动。
主要问题是为什么经历了战后近50年的日本会出现这些现象。
通过探索与分析这些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90年代以后在日本出现的爱国主义思潮是由于战争中以及战争后出生的对战争无亲身体验的一代人兴起的“新的思潮”,并他们的思想框架不属于日本原来所存在的保守、右翼、鹰派等派系。而且,新出现的“新爱国主义思潮”是同以往狂热的爱国主义思潮截然不同,它把个人(国民)的历史为出发点,试图重新揉合现代日本国民割裂的精神世界,对过去的历史加以梳理。这与迄今为止被称为右翼和保守势力等以天皇为出发点的历史观截然不同。
可日本新爱国主义思潮抬头的背景既不是直到今日东亚各国尚在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问题,也不是日本的国际地位问题,而是出现了沉迷于所谓和平国家但缺乏“公”的国家的意识,强调“个人意愿”“不负责任”的日本青年。再加上,如果把“日本新爱国主义思潮”的问题进行一步步深挖的话,最终我们会发现,这一问题与战后东亚各国之间隐藏矛盾的表面化以及日本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