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蜜蜂种群数量动态是蜜蜂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生命表作为种群数量动态研究的重要工具,它的研究不仅完善了蜜蜂种群生态学和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也为科学养蜂也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本文编制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 1793,简称中蜂)在福州地区春季增长阶段、越夏阶段以及秋季增长阶段的生命表,分析了中华蜜蜂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生命期望等,并绘制了相应的存活曲线,对其中可能的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地区中华蜜蜂在春季增长阶段卵、幼虫、封盖子的死亡率分别为30.7%、13.3%和9.5%。成蜂阶段33~48 d死亡率较高,成蜂的死亡高峰出现在45 d。春季增长期整体最长生命期望为38.03 d,成蜂阶段最长生命期望为29.63 d。(2)福州地区中华蜜蜂在越夏期,卵、幼虫、封盖子的死亡率分别为24.8%,45.1%和16%,幼虫的死亡率较高。成蜂46~55 d死亡率较高,成蜂的死亡高峰出现在55 d。越夏期整体最长生命期望为50.60 d,成蜂最长生命期望达到48.37 d。(3)福州地区中华蜜蜂在秋季增长阶段卵、幼虫、封盖子的死亡率分别为4.8%、10.6%和5.9%。成蜂1~13 d总的死亡率达到30.2%,成蜂35 d死亡率达到10.1%,成蜂40 d的死亡率达到了20.2%。成蜂阶段分别出现了三个死亡高峰,日龄分别为40 d、59 d和64 d。秋季增长阶段整体最长生命期望为47.59 d,成蜂阶段最长生命期望达到37.68 d。(4)福州地区中华蜜蜂在春季增长阶段,越夏阶段以及秋季增长阶段的存活曲线都呈现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