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沈阳市骨科医院2013年收治意外伤害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意外伤害骨折患者的受伤部位、类型及受伤原因的分布状况;探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的患者受伤原因,住院日以及住院费用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医院诊疗重点和意外伤害的防制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沈阳市骨科医院2013年全年因意外伤害而骨折的住院患者出院记录及病历首页中性别、年龄、居住地、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等信息,利用Eipidata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分类指标的描述采用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指标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在5061例符合要求的住院患者中男性占64.63%(3271/5061),女性占35.37%(1790/5061),男女比例为1.8:1;意外伤害住院患者最小的1岁,最大的98岁,20-39岁;40-59岁年龄组是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者中青壮年和中年患者比例高于女性,老年患者构成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城市居民占66.49%(3365/5061),乡村居民占33.51%(1696/5061),城市与乡镇的比为1.98:1;患者受伤时间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7:00~9:00点和19:00~20:00点,具有早晚两个高峰时间,受伤时间按月份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五至十月。(2)患者受伤部位分析发现手足部骨折所占比例最大(18.53%),其次是股骨骨折(16.87%),胫腓骨骨折(11.97%),尺桡骨骨折(9.33%),多发部位骨折构成最少,仅占0.24%;按受伤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发生在上、下肢的伤害占全部病例的91.98%,其次是脊柱(6.71%),肋骨(0.79%),骨盆(0.28%),多发骨折(0.24%)。(3)患者受伤原因按其构成比例的大小依次为交通伤害(45.43%)、摔伤(28.10%)、压砸伤害(10.97%)、运动(5.69%)、跌落(5.24%)、切割伤(3.30%)和扭伤(1.27%);对不同年龄组的受伤原因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4,P<0.001);对不同性别的受伤原因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P<0.001);对城乡意外伤害患者的受伤原因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903,P<0.001)。(4)5061例意外伤害患者中住院日最短1天,最长179天,平均住院日为16.2±15.7天;对不同受伤原因的患者的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28.381,P<0.001);对不同受伤类型的患者的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49.930,P<0.001)。(5)5061例意外伤害患者中住院费用最小320.0元,最大179309.0元,住院费用平均值为23161.2±20264.0元,中位数为17291.0元,四分位数间距为23031.5元;对不同受伤原因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73.111,P<0.001);对不同受伤类型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00.958,P<0.001)。结论:(1)该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以青壮年和中年多见,占63.88%,男女性患者比为1.8:1;受伤时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早晚两个高峰时间;收治的患者城市居民多于乡镇居民。(2)住院患者受伤原因以交通伤比例最多,占45.43%,其次为摔伤,占28.10%;儿童青少年和青壮年以交通伤和摔伤为主,老年组意外伤害以摔伤为主;住院患者受伤类型以上下肢为主,占91.98%,其中手足部和股骨部位骨折占比例最高,达35.40%。(3)不同受伤类型和受伤原因的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存在差异,多发伤和脊柱损伤的患者平均住院日长、住院费用高;交通伤和扭伤的平均住院日较长;摔伤、跌落、交通伤住院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