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需要由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来创造,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有探究精神,拥有创造力。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实现这个任务还有一定的困难,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中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实现创新,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就无法实现。WebQuest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它通过创设情景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让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分析、收集、处理、使用来研究课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提出了WebQuest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研究,以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WebQuest模式进行教学。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兴趣原则和探究性原则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知识水平,设计一个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主题进行网络探究。以制作《魅力泉城》专题网站为主题,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自主学习WebQuest网站、查找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应用,完成一个网页的设计、小组人员合作完成一个网站。在作品展示阶段,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分析WebQuest的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以及学生在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的转变。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综述,WebQuest概念的介定。第二章介绍了WebQuest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主体性教育、现代终身教育和WebQuest相关理论。第三章是WebQuest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过程,包括它的适用范围、适用分析以及应用设计,从理论上阐述WebQuest模式如何与信息技术课进行结合,并绘制了过程设计流程图。第四章是WebQuest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包括实施前准备阶段和六个模块的实施过程。根据前测后测问卷数据对比,得出WebQuest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的结论。第五章是结论与未来展望,总结本研究所取得的三个结论,并对提出存在的两个不足,对本课题未来研究进行展望。通过本研究得出:WebQuest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基于WebQuest模式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和拓展知识面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