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NGF、BDNF、PGE2作为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生物标志物的Meta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尿NGF、BDNF、PGE2与OAB的关系,评估使用它们作为诊断OAB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从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onwledge internet,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10月所有关于尿NGF、BDNF、PGE2与OAB关系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系统评价尿NGF与OAB的关系中共纳入33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OAB患者尿NGF(SMD=0.98,95%CI:0.67~1.29,P<0.00001)和尿NGF/尿肌酐(Cr)(SMD=1.09,95%CI:0.71~1.47,P<0.0000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OAB患者经治疗后尿NGF(SMD=2.03,95%CI:1.54~2.51,P<0.00001)和尿NGF/Cr(SMD=1.67,95%CI:1.25~2.10,P<0.00001)明显下降。OAB伴尿失禁患者尿NGF(SMD=0.66,95%CI:0.47~0.85,P<0.00001)和NGF/Cr(SMD=0.50,95%CI:0.36~0.65,P<0.00001)水平明显高于OAB不伴尿失禁者患者。但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PBS)患者与OAB患者尿NGF/Cr(SMD=0.17,95%CI:-0.06~0.40,P=0.1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系统评价尿BDNF与OAB关系中共纳入10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OAB患者尿BDNF/Cr(SMD=1.24,95%CI:1.08~1.41,P<0.0000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OAB患者经治疗后尿BDNF/Cr(SMD=1.54,95%CI:1.05~2.04,P<0.00001)明显下降。但是OAB伴尿失禁患者尿BDNF/Cr(SMD=0.55,95%CI:-0.54~1.63,P<0.00001)水平与OAB不伴尿失禁者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系统评价尿PGE2与OAB的关系中共纳入6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OAB患者尿PGE2(SMD=3.85,95%CI:0.96~6.74,P=0.00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OAB与IC/PBS患者尿PGE2/Cr(SMD=0.39,95%CI:0.04~0.74,P=0.03)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NGF、BDNF与PGE2在OAB患者尿液中明显增高,可作为诊断OAB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OAB患者经过治疗后,尿NGF与BDNF水平明显下降,可作为评估OAB治疗效果的潜在生物标志物;3.尿NGF水平可作为区分OAB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4.PGE2在OAB和IC/PBS患者尿液中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为鉴别OAB和IC/PBS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1.探究S1P及其受体在狼疮肾炎中的表达情况2.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中发挥的作用3.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在调控肾脏炎症中的可能机制4.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在调控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第一部分S1P/S1PR1信号通路在MRL/lpr小鼠体内表达情况及调控肾脏炎症的机制研究1.选用6~8周龄雌性自发性红斑狼疮MRL/lp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常见的引起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病理类型之一。近年来膜性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部分患者5~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或死于相关并发症。膜性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肾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然而国内面临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病理医师高强度阅片,不单耗费大量精力,还会因为工作疲劳导致工作能力暂时降低,导致诊断
目的:基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通过对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s/lymphocytes,NLR)这5项指标对于糖尿病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技术评估产后盆底结构,探讨妊娠晚期雌、孕激素及松弛素与产后盆底超声参数的相关性,为产后PFD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8月在我院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初孕产妇,孕晚期抽血行雌、孕激素和松弛素水平测定,产后6周左右行盆底超声检查,记录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子宫颈下降距离、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同时观察产妇直肠是否膨出
目的:对比早产经产妇与早产初产妇的影响因素分布特点,针对产妇产次的差异,对有早产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分类分级管理,降低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不良母婴结局,最终有助于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所有早产产妇,共1328例,根据孕妇产次分类:经产妇(PTB-M)(本产次≥2次)580例(43.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超大体积(≥120ml)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采用PAE治疗的超大体积(≥120ml)BPH患者1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后1、3、6个月与术前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 L)、最大尿流率(Qmax)
目的:探讨99mTc-DTPA(99mTc-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像在成人重复肾畸形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经B超或腹部CT诊断为重复肾并于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患者19例,其中女14例,男5例,年龄18-70岁;另选取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因尿路感染等症状于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正常的非重复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肾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transplantation,NODAT)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肾移植术后NODAT的预防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9年7月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参与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大鼠生精功能的调节,VEGF/PI3K/Akt通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慢病毒载体以降低HIF-1α基因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IF-1α通过VEGF/PI3K/Akt途径对VC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建立实验分组模型24只雄性性成熟SD大鼠
目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免疫介导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也是年轻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可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competing endogenousRNA,ceRNA)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相互作用,在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