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研究 ——基于北京市某区6所幼儿园的调查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_z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已进入了历史新阶段,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涌入国内。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已被应用到了教育的不同领域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来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课程理念的支配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表面上整齐划一,实际上活动中教学目标的厘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组织方式的确定等并非真正为幼儿考虑,这十分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尽管教育界一直不断的强调要以儿童为本进行教学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使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有效的探究已成为摆在许多一线教师面前越来越严峻的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课程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则强调幼儿自主建构知识、考虑儿童的兴趣点、重视教学环境的创设、支持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现有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从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了解、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应用、教学目标制定和内容选取、材料投放与情景创设、自主与合作学习、教学活动评价等五个方面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探讨出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相对欠缺、活动目标的制定单一、不具体,操作性差、内容忽视幼儿兴趣与需要,脱离生活实际、活动情境创设方式单一,材料投放欠丰富、教学组织忽视幼儿自主性,缺乏合作交流、活动评价主体与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等几个方面,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建构主义相关理论缺乏系统学习、教学活动中重教师权威,轻幼儿主体、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较低、评价制度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词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受到词汇的影响。然而,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仍然面临着大的问题。学生们非常被动地背诵词汇,很容易遗忘并且混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英语教师应深入探究更加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以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本文讨论了把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旨在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因
随着手机客户端地日益普及,阅读媒介的发展已经迈入了后纸质时代,这种变化对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典文本作为人类传承文明、体悟哲思、涵养道德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浅阅读时代的冲击,逐渐失去了青少年学生的青睐,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造成了不利影响。研究浅阅读的影响,必须正确界定浅阅读和深阅读的概念,准确把握浅阅读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一方面,浅阅读激发了阅读兴趣、扩展了阅读的范围
目的研究1例同种抗-C、抗-e、抗-Jkb联合抗体漏检造成的无效输注,探讨提高抗体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输血前红细胞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吸收放散、交叉配血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果第1次输血由于同种抗-C、抗-e漏检造成无效输注,输血造成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同时由于e抗原的输入中和了抗-e,造成第2次输血前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抗-e的
随着现代社会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认识到的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已经不再适合学生们日常学习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们把重点放在词汇解释、语法规则和句子翻译上,把整个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虽然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表达,并能做出正确的句子,但他们不能有效地理解整个课文,而且从长远来看,这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他们对
少年儿童良好阅读能力的养成,是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的关键。在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下,小学成为培养少年儿童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和黄金时期。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分级阅读教学策略问题的研究工作,通过文献研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来展开。课题的研究工作在逻辑结构上,按照以下的层次展开: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分级阅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从而明确了分级阅读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发展现状,从而为
高中生作为即将步入成年阶段的青少年,理应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关键靠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结合课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上的锻炼,以提高学生处理学习或生活方面难题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做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本文将结合高中政治教学课程,就如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说,一个人的数据分析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现状如何以及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最新的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将数据分析列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凸显了数据分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本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文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词汇量的缺乏或对单词含义的不完全理解,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因此,培养学困生的综合技能应该从提高他们的词汇水平开始。然而,事实上,面对数不胜数的英语词汇,学困生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记住所有的英语单词。因此,有必要帮助学困生掌握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这也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教育进入了急剧变革的新时代,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人才培养机构尤其是高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功能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社会发展与用人市场的需求,人才的应用性、动手实践与操作能力是必备素质,因此,各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重视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但目前我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能力培养,导致高校很多大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和《道德与法治》两套教材虽然名称不同,但却同属于思想品德学科,因此,两套教材存在一些共性的地方,也有诸多不同的地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研究法等方法,检索近十年来有关思想品德学科教材研究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章等文献资料,从中探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而对两个版本教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改进思想品德学科教材,使其更为完善,能更好地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