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 FAl)的发现,对青年人不明原因的髋部疼痛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视角。FA1顾名思义是指股骨头颈,髋臼在屈曲内收内旋过程中彼此配合障碍,股骨头颈交界处的骨性凸起在运动接近终末期引发异常碰撞髋臼,引发髋部症状体征,继发髋关节炎,软骨剥脱臼唇撕裂等病理改变。骨样凸起的常见原因通常指骨骺滑脱的亚临床移位。为了指导临床工作FAI可分为骨凸碰撞、钳夹碰撞,混合型撞击三种。通常骨凸撞击较为常见,在治疗过程实行髋关节脱位术,截去骨性凸起。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比骨凸,正常软骨及骨赘的组织学变化,明确这种骨样凸起的组织学类型,为FAI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该病的防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疗中心骨科搜集15例标本,切除股骨头颈交界处的骨凸,切取股骨头坏死的关节软骨做对照,切除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与FAI骨凸同一部位的骨赘,切除的异常骨凸组织设为A组;正常关节软骨组织设为B组;髋臼周围的骨赘设为C组。对组织标本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A、B、C三组组织所含Ⅱ型胶原蛋白的含量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染色物质吸光度并算出平均吸光度值A。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所有数据都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按α=0.05检验水准,三个样本均数组间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数据处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和SNK法。结果1大体观察A组,B组,C组组织外观,表面,质地不同。2 H-E染色正常透明软骨组织明确,骨赘为纤维软骨,骨凸组织不易分辨,免疫组化染色中B组染色为棕褐色阳性结果Ⅱ型胶原含量丰富;A组染色为淡黄色弱阳性结果Ⅱ型胶原含量有限;C组染色无阳性结果Ⅱ型胶原含量很少。3三组数据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处的骨凸既不同于透明软骨组织又不同于一般的骨赘组织,介于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