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剧变后,两极局面被打破,苏联虽然解体,但美国并没有形成一极固定局面。历史上,前四个国际关系格局都是在战争结束后形成的,可以说是政治、军事斗争的产物,战后格局和利益分配完全由战争胜负决定。然而自苏东剧变后,旧的国际关系格局解体,新的国际关系处于成长变化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已成大势,且不可逆转。在这个大背景下,影响苏东剧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因素和内涵就发生了变化。经济、政治、文化、软实力等等一些因素,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走向的新旧综合因素,并且随着这些因素发展,影响逐渐加深。中国威胁论,新非洲殖民主义,无疑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政客对中国发展道路认识不清晰的结果。只有通过对国际关系格局进行梳理,才能让世界大多数国家了解中国发展道路,认可中国发展战略。全文拟从五个部分来论述苏东巨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和我国的应对策略。首先在导论部分,通过介绍本文选题的源起,以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论述,进而将文章的研究价值展现出来。随后,第二部分界定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定义。同时对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因素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将苏东剧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趋势下我国的对外政策变化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第四部分通过历史分析法,梳理国际关系格局新变化中的一些具体表现,从而为我国在适应国际关系格局变化背景下提供一定借鉴。第五部分探讨在当前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应该根据变化趋势,理性看待所谓的“G2”理论,客观评价中国的发展状态。最后通过对一些具体政策的阐述,推进我国对外工作顺利开展。相对于苏东剧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应对策略不断调整而言,国际关系格局演化的理论研究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相对薄弱。笔者经过认真的学习与分析,通过对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的分析、兼论中国的对外政策,试图找出当前国际格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