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语从地域上划分,可分为山西晋语、陕北晋语、内蒙古晋语、河南晋语和河北晋语。陕北晋语中的镇川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本文选取镇川方言中的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意义在于:能够为陕北晋语的研究提供新的语料,有助于陕北文化的研究和语用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汉语方言成语的认知。本文从镇川方言成语的产生背景、结构类型、语音特点、语义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和其他方言成语的比较等方面展开细致的描写、分析和讨论。镇川是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一个乡镇,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繁荣。镇川方言成语结构固定,意义凝练,是方言熟语的一种,在镇川人民的口语中运用。镇川方言成语的结构可分为复合式,派生式,重叠式和“圪”字式四种类型。其下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复合式可分为联合式和非联合式两种类型;派生式可分为“词根+后缀”、“词根+中缀+后缀”、“词根+中缀+词根”三种类型;重叠式可分为名词性结构、动词性结构、形容词性结构、副词性结构和拟声词五种类型;“圪”字式可分为圪ABC式、圪A圪B式、AB圪C式三种类型。从语音特点来看,镇川方言成语的音节节奏呈现出“二二模式”;镇川方言成语的平仄搭配形式多样,平平仄仄式和仄平仄仄式是其中的强势分布。从语义特点来看,镇川方言成语善于描摹刻画;镇川方言成语的同义现象丰富多彩;有相当一部分镇川方言成语都含有或轻或重的贬义色彩。镇川方言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镇川人民的饮食文化、气象文化、审美观念、出行文化、社会交往以及良俗歪风等内容在镇川方言成语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通过镇川方言成语和晋语区神木、绥德、吴堡、鄂尔多斯、忻州等地方言成语的比较,我们发现在晋语区有不少方言成语是通用的;修饰性语素的不同,结构方式的不同或者词缀的不同造成了表意相同或相近的晋语方言成语在形式上的差别;有少量晋语方言成语在不同的方言点含义迥异。通过镇川方言成语和官话方言中北京、西安、成都等地方言成语的比较,我们发现镇川方言成语和北京方言成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镇川方言和西安方言有一些相同的词缀,由此构成了一些相同的方言成语;西安方言中也有“圪”字式方言成语,但不如晋语丰富。镇川方言和成都方言都存在丰富的A眉C眼式成语,各有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