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和小数在不同任务中的表征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5667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以往许多对整数的研究发现在整数的表征过程中存在着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比较两个数字时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会随着整数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和提高。距离效应经常被用作数量表征的指标。分数和小数作为两种重要的比率数字,对它们是否具有共同表征基础的研究却并不多。以往对分数的研究认为,分数主要有两种表征方式:(1)整体的表征,就是分数能进行整体的实数表征:(2)部分的表征,就是分数的表征是建立在离散量的基础上,分别对分子和分母两个符号进行表征。以往的大部分研究认为分数的部分表征优先于整体表征,并且部分表征的发展快于整体表征,只有在无法进行部分表征的情况下才会激活分数整体的表征。当同时比较分数和整数时,分数会被表征为一个小于1的整体,这时候分数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很多对小数的研究结果认为除了数字距离之外,小数的数位信息也是影响小数表征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少有研究把分数和小数同时放在一起,这些有限的研究发现小数的加工优于分数的加工。数值比较任务和异同判断任务是数字认知领域最常用的两种任务范式。两种任务虽然很相似,但是却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数字表征方面的信息。目前,分数和小数是否能够进行共同的数量表征,以及这种表征是否受任务范式的影响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本研究共设计了三个研究,探讨成人和儿童在不同任务中对分数和小数的表征情况。本研究的研究一选取成人被试,通过将一个分数和一个小数继时呈现的方式,采用数值比较任务。实验1、2中的数字对都分为大距离数字对和小距离数字对。实验1中的大距离数字对和小距离数字对的距离分别为0.3和0.1:实验2中的大距离数字对和小距离数字对的距离分别为1.3和0.3。分析距离效应和呈现顺序的主效应。结果表明,在数值比较任务中,无论数字对距离差异较大还是差异较小,成人被试都能对分数和小数进行共同的表征。研究二选取成人被试,以继时呈现的方式呈现分数和小数的混合刺激对,要求被试完成异同判断任务。实验1中的大距离数字对和小距离数字对的距离分别为0.3和0.1;实验2中的大距离数字对和小距离数字对的距离分别为1.3和0.3。分析距离效应和呈现顺序的主效应。结果表明,只有在数字对距离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距离效应,分数和小数才能被共同表征。本研究的研究三选取刚掌握分数和小数概念的儿童,重复前两个研究的四个实验。结果表明,儿童与成人一样,在数值比较任务中两种距离差异下都出现了距离效应,分数和小数都被表征在了一起;异同判断任务中则只在距离差异大的情况下才出了现距离效应。并且三个研究的所有实验中都出现了顺序主效应,先呈现分数的数字对反应时都短于先呈现小数的数字对。综合以上结果,分数和小数能够在数值比较任务中被表征在一个表征系统中;而在异同判断任务中,分数和小数的表征则不够精确,只有在数字距离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共同的表征。在两种任务中小数的表征都优于分数的表征,儿童对分数和小数的表征模式与成人一致。
其他文献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的运用,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
目的:制备治疗妇科细菌性阴道炎的胶浆剂.方法:将氧氟沙星溶于CMCNa中制成胶浆剂,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该制剂质量稳定,经临床观察75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氧氟
以“问题式教学”为主题词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三大期刊上进行检索,获得文章44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目前问题式教学
针对机载数据系统采集的数据种类多、时间长、数量大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机载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FPGA与单片机相结合的硬件架构,利用FPGA集成度高、在线可编
目的:观察暖宫七味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以替硝唑片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其中暖宫七味丸组和替硝唑片组各64例,治
针对低孔低渗油井的特点,必须借助于增产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产能指标。因此,对于低孔低渗的油井,采取压裂、酸化等技术措施,提高油井的渗流能力,达到增产的效果。优化
固定桥生态蓄水工程设计蓄水水位963.0 m,蓄水面积91万m2,蓄水量112.4万m3。固定桥生态蓄水工程中,主要采用F200 W6的C25混凝土,非汛期立闸蓄水。结合固定桥生态蓄水工程中混
刚刚过去的1998年,美国华人精英连续谱写出一篇又一篇彪焕春秋的华章—— 10月13日,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自1975年以来,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
时间过得真快啊!到南京读书已经三年了。初到南京时,觉得这儿天气热得要死,以为自己在南京呆不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之后,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南京了。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籼稻类型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分一些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参试品种的根系活力在全生育期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