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了解定州乡村儿童的媒介接触对其现代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乡村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社会差异对其媒介接触行为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工具为定州乡村儿童媒介接触调查问卷和与之问题相辅的家长问卷。通过配比抽样和分层抽样,共获得有效问卷575份。在资料处理与分析上,以平均数、标准差、卡方检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差异检验为主。在分析中主要获得以下几个结论:
1、定州乡村儿童的印刷媒介接触种类、频度和时间偏低。他们更喜欢非纪实类的媒介内容,而报纸的非纪实类内容比其他媒介的非纪实类内容更容易对儿童的现代性产生负面影响。
2、定州乡村儿童的自信开放和平等独立两项意识较差,与之相比,求新意识、求知意识和自主意识较高。接触印刷媒介有利于乡村儿童发展独立自主的意识,接触电子媒介有助于其发展自信开放的意识。
3、定州乡村儿童课外书籍接触得越多,接触报纸的时间越长,在观念上就会越自信和开放;而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乡村儿童阅读报纸的时间就越长;杂志接触得越多,就越接受独立平等的观念。家庭关系越融洽,家长对媒介的态度越积极,乡村儿童接触杂志的频度就越高。
4、年级、情感状况、社会角色适应能力、家庭关系、学校地位、父亲的文化程度、家长参与媒介的行为、家长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对待媒介的态度、教师对媒介的态度都对儿童的媒介接触产生了影响。
根据以上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在校内建立向儿童开放的阅览室,让儿童通过学校的渠道多接触报纸、杂志和书籍。2、要逐步提高乡村儿童的媒介使用能力和认识能力。3、应该提高家长,特别是父亲的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够对乡村儿童的媒介接触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