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我科外用协定处方中药熏洗1号方对于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尝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中医药防治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变(CIPN)提供治疗途径。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病理确诊为消化系统原发恶性肿瘤,需要含有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进行全身静脉化疗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入组。最终合格病例(减去脱落病例后)65例,其中预防组32例、对照组33例。预防组的患者用中药熏洗1号方熏洗双手和双脚,先手后脚,水温40-50度,各熏洗20分钟,熏洗结束后戴上手套、穿上袜子。每次预防干预从化疗的前一天开始,一日一次,连续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以温水替代中药熏洗1号方,其他步骤与预防组相同。本次临床试验共进行3疗程的预防干预、4次观察评估(试验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第3疗程后),详细记录神经毒性分级、KPS评分、QOL评分、NCS诊断情况等等。试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总有效率方面预防组总有效率84.38%(5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1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对两组数据进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人体功能状态两组试验前KPS评分分别为75.000±1.003、75.760±1.614,经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973>0.05),具有可比性。在第3疗程后KPS评分分别为73.125±4.975、69.697±5.678,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7<0.05)。可见经过中药熏洗1号方预防干预之后,预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3.电生理诊断指标(NCS)两组在第1疗程后的NCS结果经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572>0.05),具有可比性。在第3疗程后的NCS结果中预防组正常者30例,异常者2例;对照组中正常者21例,异常者12例。分别为.1.197±0.731、1.456±0.63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0.05)。说明经过中药熏洗1号方的预防干预,预防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我科外用协定处方中药熏洗1号方,无明显的皮肤毒副反应,对于奥沙利铂诱导的外周神经毒性有明显的预防疗效,能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有效的抑制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幅的下降趋势,延缓神经细胞的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