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模拟技术下的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以嘉兴菱珑村为例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我国反常天气频频出现,使得全国的供暖需求线不断南移,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需求日益高涨。夏热冬冷地区是非集中供暖地区,多采取分散、局部集中的采暖形式。由于各个农村地域分布差异及房屋建造工艺不同,造成了农村住宅中所采取的节能措施与农民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相脱节情况更甚是在追求"冬暖夏凉”的建设中,忽略了对建筑节能的考虑导致建筑使用中能耗过高以及资源浪费。因此,利用能耗模拟技术,将建筑节能设计融入农村住宅中成为未来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一大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能耗模拟技术下的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中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能耗模拟技术结合区域气候和地域特征,对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融入建筑节能设计前后所产生的能耗变化结果进行数字化分析比较,提出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建设节能设计的思路与对策。作者以嘉兴菱珑村农村住宅节能项目建设为重点,从设计层面对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能耗模拟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为农村住宅节能建设提供参考方案和相关节能技术措施。全文内容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节首先闻述了研究背景,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具体剖析了气候特征、农村住宅的发展现状及节能问题;接下来,汇总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相关成果,最后总结分析了本章的重点研究内容与方法,并建立研究结构。第二章节是基础理论的介绍分析,这部分是能耗建模实验的筹备阶段。首先,我们将概述能耗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接下来,利用Design Builder中的能耗模拟原理,搭建模拟实验的基本框架,在夏热冬冷区域,根据实际,探索适宜于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建设的节能技术。第三章节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部分,利用能耗模拟软件结合气象特征综合分析得出建筑节能设计指导建议,提出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相应节能设计策略。首先对农村住宅中能耗模拟技术影响因素进行闻述分析并设置模拟背景;其次依据节能设计指导建议提出农村住宅相应的节能设计策略,最后从农村住宅规划、农村住宅单体设计两大层面着手,详细叙述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应用。第四章节是依据第三部分能耗模拟技术指导得出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方法,提出针对嘉兴菱珑村住宅的建筑节能设计对策,将农村住宅主体的物理模型导入能耗模拟软件,并对能耗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节能设计对策在住宅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以能耗模拟技术下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中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为探讨对象,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及能源拥有状况,在建筑设计阶段,运用能耗模拟技术对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进行节能方案设计,并对建筑能耗进行科学的模拟分析。最后,经过对建筑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夏热冬冷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措施,以在今后的相关设计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生态安全理念下的城市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长白山地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优越,建设用地稀缺,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用地侵占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开发之间矛盾不断锐化。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如何科学适宜地确定城市发展形式,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是尤为必要的。本文以长白山地区为载体,结合景观生态学、人地关系等理论,以生
学位
在当前国家及区域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已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产业集聚区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产业承接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产业升级与支撑未来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焦作市这一资源枯竭型的城市而言,着力于产业发展是实现其转型与提升的必然路径。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焦作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多维度空间绩效的研究与评价,并利用这一空间载体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是非常
学位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旅游消费形式从传统的景区观光游览和门票经济向休闲度假、沉浸式体验的方向转变,游客的出行方式由团队游向自驾自助游的方向转变,旅游空间从景区景点旅游向目的地旅游的转变,同时闲暇时间的限制与长距离旅游带来的身心疲劳,使游客对于短时、短途、周边出行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需求的变化正符合我国都市区空间发展向都市边缘地区拓展的重要趋势。但不同于都市核心区
学位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人类的聚落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其中乡村聚落是一个独特的元素,由于其自身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等特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变比城市聚落更为复杂。传统聚落是地域性的产物,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随着时间的演变,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我国四川省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既有川西高原,也有峡谷盆地,也有丘陵平原,早期的少数民族居住者从远方迁徙到四川,为了适
学位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对我国乡村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现代防灾建设材料所带来的成本高昂、不可持续且适应性较差等问题对乡村地区的防灾建设造成了巨大挑战。土作为乡村地区最易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环保的一种材料,在我国古代防灾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传承至今,具有独特的生态智慧。本文以我国黄土资源最为丰富的黄土高原地坑院村落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生态智慧视角,重点研究其土资源防灾策略,旨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出现了游客行为需求多元化与旅游产品供给不协调、游客消费诉求与旅游商品供给差异化、游客行为路径与旅游项目空间布局相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旅游空间效益低下,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能力不足的情况。因此,研究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及其与旅游空间之间的关系,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提升旅游空间品质,是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首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诸多现代化的高新区、开发区、软件园、科技园等产业聚集型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在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生态园融合产业因素、居住因素、商业因素、生态因素,依托高新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因此,生态园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园中高新产业以科学技术为基础,高学历、高素质青年人才是生态园使用的主导群体。再加之近年来,青年员工每天多与电
学位
吉长道尹公署旧址是长春近代时期最为重要的一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外廊式建筑最北端的实例,从长春近代开埠到伪满洲国“执政就职典礼”,它见证了长春近代历史,特别是伪满洲国14年历史的重要节点,体现出长春近代时期多元文化碰撞的历史背景。在建成后的一百多年里,吉长道尹公署经历了多次的拆改,原有面貌损毁殆尽,如何复原吉长道尹公署建筑群的原貌,探索当时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完善长春近代建筑史研究成为本文关注的重
学位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到来,住区室内健身空间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运动社交场所。作为新兴的建筑功能空间,其规范要求和设计理论指导相对匮乏,其光环境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健身空间光环境包含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两个方面,自然采光的利用在训练馆节能减排和提升运动环境舒适度上有重大的意义;人工照明的合理应用是体现空间特质,提升健身者在生理与心理上体验的重要途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
学位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传统村落能够历经百年仍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核心关键,尤其是在气候条件更加严峻的北方地区,但其社会价值属性一直由于无形性常在村落保护建设中被忽视,造成大量传统村落价值流失,亟需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本文以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吉林省锦江木屋村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切入,建立了一种基于生态学模型Sol VES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耦合的社会价值评估研究方法,对北方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