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生态安全理念下的城市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长白山地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优越,建设用地稀缺,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用地侵占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开发之间矛盾不断锐化。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如何科学适宜地确定城市发展形式,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是尤为必要的。本文以长白山地区为载体,结合景观生态学、人地关系等理论,以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关于生态安全理念下的城市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长白山地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优越,建设用地稀缺,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用地侵占现象严重,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开发之间矛盾不断锐化。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如何科学适宜地确定城市发展形式,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是尤为必要的。本文以长白山地区为载体,结合景观生态学、人地关系等理论,以生态安全格局下在长白山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策略研究的创新为目的,根据长白山地区城市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选取了即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敦化、安图和延吉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视角上,以时间为线索,运用Arc GIS和遥感技术等技术手段,客观地分析长白山地区典型城市近20年来城镇建设用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城镇建设用地开发过程造成的影响及驱动因素。在阐明城市发展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的基础上,选择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和地质灾害保护来建设综合性生态安全格局;最后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这三方面展开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等级进行校核,划分用地适宜性等级。与研究区用地现状进行对比,提出基于用地适宜性分区的用地策略,指引长白山地区城镇建设发展。本次研究目标在于通过以生态约束视角对长白山地区典型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开发提出策略,为其他同类型城市优化国土空间的规划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安全维护、规划和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其他文献
我国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等地区,分布较为广泛。随着季节变化,这些地区土体状态、性质均发生较大变化,也带来了大量工程问题,因此研究温度变化对季冻区土体强度与变形特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长春地区工程中常见的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天然含水率下的粉质黏土以及饱和粉质黏土在不同温度-围压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特征变化规律,并将试验相
在我国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随着季节温度变化,季冻区土体的力学性质变化较大,其中包括土体动力反应特性的变化。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成果大多集中于非冻土场地的地震动响应分析,对于冻土动力学的研究缺少相关理论分析以及试验数据的参考。本文以季冻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震动力反应特性分析研究,通过室内冻土动三轴试验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冻土场地、非冻土场地三维数
水生植被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存在于浅水近岸地区,具有抑制风浪、阻滞水流、固持底泥、减少藻类等生态功能,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净化水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水生植被是监测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包括黑龙江全境、吉林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是中国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
随着人们对土地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及外部干扰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判断外部风险源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吉林省2000、2010及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交通路线和生活住房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住房的需求,出现了住房紧张,交通路线变的日益拥堵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建设适量的地铁和楼房来满足民众的需求。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使土地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于地下空间和高层建筑物的开发运用。随着地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
2020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社区健康资源成为社会民生的热点话题,同时,社区健康资源是居民生活最基本的健康单元,影响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合理、有效地配置社区健康资源,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要求居民享有均衡、平等的健康权利。建设公平的健康城市空间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社区健康资源存在供需不足、服务水平较低、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健康中国的提出为解决当下我国社区健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之后又相继提出“公园城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碳中和,碳达峰”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东北老工业基地,因早期工业发展忽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导致城市宜居性下降;又因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人口流失、生态被破坏、城市活力萎靡。而城市森林具有改善生态坏境、营造宜人的绿色空间等作用,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提升城市活力、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和家庭的未来与寄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中小学生的教育也被国家统一归纳为义务教育,作为宪法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当前,中小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当下社会民生较为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要把发展教育作为第一要务,对教育要深化改革、发展素质、推进公平。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在城市化不断快速发展之下,城市人口日益俱增,现有中小学校的学校
能量桩是传统地源热泵与建筑桩基相结合的新型节能技术,通过在桩基内预埋换热管与浅层低温地热能进行热交换,使建筑桩基在满足承载性能的前提下同时具备地源热泵换热器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能量桩单桩的热力学特性,关于提高桩身导热性、群桩作用下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模型桩不同材料配合比、不同桩间距、不同工作荷载作用、土体不同含水率时的试验研究。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