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手术治疗(根治术或姑息性手术)的15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随访550例,按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A组:≤40岁;B组:>40岁,<70岁;C组:≥70岁。对全组和各分组的性别分布、主要症状、肿瘤发生部位、大小、Borrmann分型、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和生存率等情况做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各组资料构成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按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曲线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结果:全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多数(69.3%),男女比例2.26:1,C组男女比例为2.60:1,明显高于B组2.24:1和A组1.35:1,统计学分析有差异的显著性(x2=6.84,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不同程度的腹痛和腹胀及腹部不适多见,尤其A组患者腹痛多见(68.8%),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统计学的差异(x2=41.08,P<0.05);胃癌的好发部位以胃窦多见,统计学分析无差异的显著性(x2=9.10,P>0.05);肿瘤大小以2-5cm多见,三组患者统计学分析无差异的显著性(X2=8.78,P>0.05);全组早期胃癌约10%左右,三组患者统计学分析无差异的显著性(x2=5.28,P>0.05);Borrmann分型中以Ⅲ型多见(57.47%),其次是Ⅱ型(32.11%),Ⅳ型(8.72%),最少见的是Ⅰ型(1.69%),三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x2=11.31,P>0.05);病理学检查以低/未分化为主(全组75.95%),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化较好(高/中分化)的比例增加,A组11.3%,B组22.6%,C组30.56%,统计学分析有差异的显著性(x2=17.6 1,P<0.01);TNM分期以Ⅲ期和Ⅳ期多见,全组Ⅲ期患者占38.14%,Ⅳ期患者25.88%,三组患者统计学分析无差异的显著性(x2=6.88,P>0.25);手术切除率全组为96.40%(根治术81.13%,姑息性切除15.27%),三组无统计学差异(x2=5.85,P>0.25);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全组为3.80%和0.7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也增加,三组有差异的显著性(x2=18.15,P<0.01;x2=12.00,P<0.01)。全组患者平均生存期33.82±1.15月,其中A组43.03±6.41月,B组33.30±1.32月,C组33.49±2.41月。全组中位生存期28.00±1.52月,其中A组38.00±7.72月,B组27.00±1.90月,C组26.00±2.51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9%、35.2%、12.1%,其中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1.8%、17.3%,B组为98.3%、36.4%、10.1%,C组为92.1%、28.4%、16.8%,各组间生存率比较经Log rank检验,差异无显著性(x2=2.469,P=0.291)。结论:各年龄组胃癌患者在性别分布、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手术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有差别,在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Borrmann分型、早期诊断、TNM分期、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别。因此各年龄组胃癌患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行手术治疗的各年龄组胃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别,手术及早期诊断是决定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