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民主文明进程的加快,城市基层的社会生活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城市基层社区中多元利益主体并存使社区成为多元主体博弈互动的场所,为了应对社区多元利益困局,社区协商的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城市社区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本文依托上海市普陀区政协"同心家园"项目建设,针对上海市普陀区的城市社区开展研究。本研究试图以"社区权力"概念为核心,聚焦于城市社区协商中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以此带来的多维互动模式这一现象,在社会互动理论和社区权力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社区协商中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通过实证方法来研究社区协商主体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同时将社区协商中的多元主体互动形式进行类型化分析,探讨在城市社区协商实践中,多元主体是如何通过互动来实现社区权力再分配,达到共享社区权力的。本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目前城市社区协商的现状,然后基于问卷中的发现,笔者再通过访谈法深入具体研究多元主体间的互动情况。本研究有以下发现:首先,社区协商主体与以往的社区治理主体相比经过了一个主体的架构重塑过程,多元主体联动是目前社区协商的突出特点。社区协商主体由原来的单中心治理主体变为"一核心,多中心";从政府的纵向垂直管控变为纵横扁平化协同的模式;由原来的多元主体碎片、散状化存在社区中变为多元主体在社区协商机制下进行网状联动。其次,在城市社区协商中,多元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五种互动类型,分别是:沟通型互动、合作型互动、冲突型互动、调试型互动、同化型互动。同时,协商主体在进行以上五种互动时,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情感、权威和理性策略,甚至在一种互动类型中综合运用多种策略来达到互动的目标。最后,笔者研究发现,社区协商主体的互动模式与主体在社区中的权力地位是一个互构的过程,二者呈现出明显的张力,这也使得社区协商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社区协商在制度化的过程中,改变和重塑着多元主体在社区中的权力地位,社区协商也成为了城市基层社区中权力再分配的场所。其中,社区党组织主动搭建协商平台,确立其主导权力地位;社区居委会迎合社区协商形式,避免权力地位下降;社区居民则积极参与社区协商,提高自身权力地位;其他社区组织却被动参与到社区协商中,面临着权力弱化的风险。此外,社区协商试图成为城市基层的社会整合方式,还需要社区公共性的建构和形成。目前社区协商中有限公共性的特点是制约社区协商民主内涵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