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ingqing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腱是肌肉和骨之间传导力的单位。腱或腱一骨连接处的活动相关性疼痛,压痛称为腱病,它是骨科、运动医学、康复、职业病学和老年医学的常见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髌腱、跟腱、岗上肌腱肩袖、指深屈肌腱及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止点等。腱病非常常见,但由于不是影响生命的重大疾病,常为临床医生忽视。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年度报道(1997)指出:腱的过度使用性损伤造成大量的工人患病和生产费用升高,它占了已报道职业病的48%。在欧洲的大型运动创伤中心,腱病几乎占了所有运动创伤的30-50%。我国也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工作能力和运动能力。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腱病的发生与肌腱的反复、过度力学荷载有关。而在腱病的康复措施中适度牵拉又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减轻疼痛,这提示不同的牵拉强度会引起腱的不同结局。   本实验第一部分研究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组织学的影响情况。采用瑞典Backman经典的经皮电刺激兔子小腿三头肌建立牵拉动物模型的方法,用不同的频率电刺激小腿三头肌以牵拉跟腱,从而建立动物跟腱牵拉模型。光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小强度组跟腱组织学表现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中强度组跟腱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的人类腱病病理学表现,以6周后标本尤为符合;大强度组跟腱胶原断裂极其显著,不符合典型的人类腱病病理学表现.   本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Ⅰ、Ⅲ型胶原及细胞凋亡影响。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和用TUNEL方法测定了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证实小强度组Ⅰ型胶原在牵拉6周后增加、胶原Ⅲ型始终没有增加或减少。中强度组Ⅰ、Ⅲ型胶原在牵拉4周后增加,以6周后尤为显著,由于大强度牵拉造成的跟腱损伤超出了通常意义下的腱病概念,所以没有进行Ⅰ、Ⅲ型胶原及细胞凋亡的检测。   第一部分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组织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组织学的影响。   方法:6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按照给予的电刺激频率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无牵拉组(对照组)、小强度牵拉组(60次/分钟)、中强度牵拉组(120次/分)、大强度牵拉组(240次/分),电刺激小腿三头肌以牵拉跟腱,刺激持续时间:每周3天每次2小时共6周。而各组的刺激电压、波宽均相同。分别于刺激2、4、6周后随机抽取5只兔处死,取跟腱进行检测,光镜下观察跟腱组织学变化,实验结果使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Oneway ANOVA方法进行检验,P<0.05时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①小强度组跟腱组织学表现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②中强度组跟腱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的人类腱病病理学表现,以6周后标本尤为符合;   ③大强度组跟腱胶原断裂极其显著,不符合典型的人类腱病病理学表现。   结论:   ①小强度牵拉对跟腱没有损伤。   ②牵拉方式建立腱病动物模型刺激强度要适中。   ③大强度牵拉造成严重的跟腱断裂,符合急性肌腱断裂的表现。   第二部分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Ⅰ、Ⅲ型胶原及细胞凋亡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力学强度牵拉对兔在体跟腱Ⅰ、Ⅲ型胶原及细胞凋亡影响的情况。   方法:6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按照给予的电刺激频率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无牵拉组(对照组)、小强度牵拉组(60次/分钟)、中强度牵拉组(120次/分)、大强度牵拉组(240次/分),电刺激小腿三头肌以牵拉跟腱,刺激持续时间:每周3天每次2小时共6周。而各组的刺激电压、波宽均相同。分别于刺激2、4、6周后随机抽取5只兔处死,取跟腱进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Ⅲ型胶原的变化,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实验结果使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Oneway ANOVA方法进行检验,P<0.05时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①Ⅰ型胶原:2周时,小强度组和中强度组均没有增加:4周时,小强度组仍然没有增加,中强度组出现增加;6周时,小强度组和中强度组都增加,中强度组增加尤其显著。   ②Ⅲ型胶原:2周时,小强度组和中强度组均没有增加;4周时,小强度组仍然没有增加,中强度组出现增加;6周时,小强度组始终没有增加,中强度组显著增加。   ③凋亡:2周时,小强度组和中强度组均没有增加;4周时,小强度组仍然没有增加,中强度组出现增加;6周时,小强度组始终没有增加,中强度组显著增加。   结论:   ①小强度牵拉对跟腱没有损伤;   ②牵拉方式建立腱病动物模型刺激强度要适中。
其他文献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导致正常造血受到抑制。随着对急性白血病的进一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缓释系统的制备工艺及其抑制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 1.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载体采用冻
目的:  比较三种鼻咽癌细胞系(C666-1、CNE2及CNE1)表达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 及 DNMT3b,DNMTs)的差异。  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三种鼻咽
目的:评价阿托品-4min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6min、4min腺苷负荷试验进行比较。方法:将139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组1为阿托品-4min腺苷负荷
目的1探讨HIF-1和Ngb水平与OSAHS脑梗死患者决策功能障碍的关系;2分析HIF-1和Ngb水平预测OSAHS脑梗死患者决策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
背景 超声是肾脏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但由于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对肿瘤定性诊断的能力有限,临床上往往还需借助增强CT检查。近年来的超声造影(Con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