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建设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也在快速地发展。如三峡工程、溪洛渡工程等工程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水利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污染小,效益好(尤其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优点。但是水利工程项目往往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在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都出现了不规范化的现象,导致工程投资超概,质量不符合建设标准的要求,进度拖延等严重的现象。虽然国内一些工程已经尝试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但是由于管理单位对这些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结合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使得管理模式效益发挥不明显。加之管理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没有做到真正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过程繁重、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进行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西藏拉洛工程为例,首先分析高原地区建设水利工程的特点,高原地区具有其特有的高寒自然环境与少数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特点,例如工作条件艰苦、藏区人民工作生活习惯和内地有差异等,决定了工程建设管理的不便之处;接着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识别拉管局在组织模式、建设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拉管局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难以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绩效不够理想,监理和设计单位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职责;随后基于问题,提出适合拉管局的新的项目管理方案,包括拉管局主要外部干系人——监理、设计、施工单位职责划分、拉管局科室职责划分、业务流程规范化的过程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案等。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探索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实践。管理模式的改进效果是基于不断的尝试、实践以及各方的配合努力下才可以实现的。通过拉管局上下以目标为导向,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模式,解决现有问题,就能够有效提升拉管局工程建设管理效率,按计划完成各项目目标。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行情波动愈发频繁激烈,传统的指标类技术分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投资者对于行情分析预测的需求。传统的指标虽然富有实用性,却只是基于对历史数据的简
针对企业生产流程复杂、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涉及面、安全性两个角度探讨了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了新时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对企业生产
<正> 70年前,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问世的时候,他在《呐喊·自序》中回顾了自己文字问世以来的一段体验,他写道:“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
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煤炭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煤炭资源型地区生态系统功能的健康发展。尽管目前关于矿产资源开采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提高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近些年,生物制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比重
绩效评价相关问题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及其具体应用一直是其中的重点难点之一。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仍旧比较传统,存在的问题也比较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sythase,NOS)作用下氧化产生的一种小分子高度弥散的自由基,分子量小,自由穿过细胞膜,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
本课题为应用型案例研究,K公司是典型的轻资产跨国集团公司,95%的配件是从国外采购,其中有关键部件P在中国采购,但质量问题一直较多,公司拟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来提高部件P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