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也在快速地发展。如三峡工程、溪洛渡工程等工程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水利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污染小,效益好(尤其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优点。但是水利工程项目往往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在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都出现了不规范化的现象,导致工程投资超概,质量不符合建设标准的要求,进度拖延等严重的现象。虽然国内一些工程已经尝试采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但是由于管理单位对这些模式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结合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使得管理模式效益发挥不明显。加之管理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没有做到真正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过程繁重、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进行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西藏拉洛工程为例,首先分析高原地区建设水利工程的特点,高原地区具有其特有的高寒自然环境与少数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特点,例如工作条件艰苦、藏区人民工作生活习惯和内地有差异等,决定了工程建设管理的不便之处;接着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识别拉管局在组织模式、建设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拉管局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难以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绩效不够理想,监理和设计单位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职责;随后基于问题,提出适合拉管局的新的项目管理方案,包括拉管局主要外部干系人——监理、设计、施工单位职责划分、拉管局科室职责划分、业务流程规范化的过程管理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案等。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探索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实践。管理模式的改进效果是基于不断的尝试、实践以及各方的配合努力下才可以实现的。通过拉管局上下以目标为导向,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模式,解决现有问题,就能够有效提升拉管局工程建设管理效率,按计划完成各项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