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初步了解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前列腺症状、睡眠质量、焦虑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路径和程度,为患者主观辛福感的提升策略研究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方法:使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我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初步了解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前列腺症状、睡眠质量、焦虑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路径和程度,为患者主观辛福感的提升策略研究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方法:使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对兰州市的6所医院泌尿外科412例BPH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将数据录入SPSS26.0软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BPH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此外,利用AMOS22.0软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结果:(1)BPH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为(21.17±8.36)分,其中积极情感(3.98±2.64)分、消极情感(5.63±2.59)分、积极体验(6.73±2.94)分及消极体验(7.90±2.95)分。根据相关标准将主观幸福感得分分组得出BPH患者主观幸福感高水平17人(4.1%),中等水平321人(77.9%),低水平74人(18.0%)。(2)BPH住院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25.93±6.26)分,前列腺症状困扰评分为(4.34±1.11)分。(3)BPH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总分为(10.49±4.50)分,其中主观睡眠质量(1.86±0.87)分、睡眠潜伏期(1.96±0.85)分、睡眠持续性(0.62±0.84)分、习惯性睡眠效率(0.62±0.96)分、睡眠紊乱(2.16±0.74)分、使用睡眠药物(1.53±1.13)分、日间功能障碍(1.73±0.93)分。(4)BPH住院患者焦虑得分为(60.74±11.62)分。(5)BPH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85.89±20.32)分,其中主动-投入(36.27±9.40)分、多样性(11.60±4.60)分、多功能化(12.19±3.14)分、积极心态(11.14±3.06)分、自我效能(14.69±3.77)分。(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主观幸福感在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就业状况、性生活次数、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合并其他疾病或症状及前列腺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BPH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分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380;与前列腺症状评分、症状困扰评分、焦虑总分、睡眠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8,-0.357,-0.536,-0.55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管理能力对BPH患者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家庭人均月收入:β=1.378,t=3.068,P<0.01;自我管理能力:β=0.074,t=4.318,P<0.01);焦虑、睡眠障碍是主观幸福感的危险因素(焦虑:β=-0.155,t=-3.786,P<0.01;睡眠障碍:β=-0.581,t=-5.571,P<0.01)。(9)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自我管理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为0.20,中介效应为0.16占总效应的43.2%(0.16/0.37);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为-0.23,中介效应为-0.24占总效应的51.1%(0.24/0.47);睡眠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为-0.33。研究结论:BPH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自我管理能力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焦虑、睡眠质量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焦虑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睡眠质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睡眠质量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建议护理工作中,应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睡眠质量改善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幸福感水平。
其他文献
细菌L-型是指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在体内外以及人工诱导情况下均可形成,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耐受。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形成L-型,与慢性、反复感染密切相关。目前,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的形成机制尚未明确。本项目从代谢水平探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L-型的形成机制。目的:1.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ewman株L-型的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探讨L-型形成过程中的代谢变化。2.探究glt 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L
目的:ITP的病因学中B细胞介导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占有主要发病作用,本文旨在探讨ITP患者抗血小板GP IIb/IIIa及GP Ib/IX抗体的表达、出血评分与HD-DXM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00例ITP患者,用改良MAIPA法检测经HD-DXM(40 mg/d×4 d)治疗前抗GP IIb/IIIa及GP Ib/IX抗体,分析抗
背景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一种严重危害男性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我国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世界前列。中医学理论认为PCa发病以虚实夹杂居多,治疗以补虚为主,兼以清解热毒、活血祛瘀、通淋利湿或化痰散结。前列消癥汤由黄芪、生薏苡仁和白花蛇舌草等7味中药组成,是治疗PCa的经验方。本研究对目前临床试验的用药规律分析后发现,上述7味中药是目前临床试验中治疗PCa常用中药。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亲缘间单倍体高剂量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及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对比。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我中心行清髓预处理的亲缘间单倍体或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0例高危或难治/复发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倍体组69例,全相合组41例。结果:单倍体组与全相合组之间中性粒细胞恢复中位时间分别
目的: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胸部手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胸加用负压吸引在腔闭式引流系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全网检索检索时间跨度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4日。同时借助其他检索。结果:分析18篇文章中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纳入2854例患者。分析结果:肺手术后引流加用负压吸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术后气胸发生率及术后肺炎的发生率并缩短术后带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观察以抗苗勒管(AMH)激素靶向纳米泡(AMH-NB)为超声造影剂在体定量评价大鼠自体卵巢移植后新生血管密度的价值。方法:使用“薄膜水化法”和“亲和素-生物素法”制备AMH-NB并检测其基本物理特性。将自体卵巢移植于右侧腹股沟区,以建立大鼠自体卵巢移植模型,于术后第7天进行靶向(AMH-NB)、非靶向(N-NB),及声诺维(Sono Vue)超声造影,获得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
目的:探讨Allo-HSCT后HC的危险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连续1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HC组和非HC组,以预处理开始之日为随访起点,选择5个临床参数作为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预处理中是否含有ATG、a GVHD、BK病毒感染)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将124例单倍体移植患者分为MAC组和RIC
目的:旨在探讨甘肃省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知信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甘肃省ICU护士预防MDRPI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1)甘肃省ICU护士预防MDRPI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量性研究:选取甘肃省17个地市二、三级综合医院共35家1
严重的戒断反应,使戒断者在度过身体脱毒期后,仍旧具有复吸的高可能性。目前的毒品检测手段也存在,无法判断戒断人群脑损伤状况的局限。因此,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究海洛因成瘾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有助于实现客观准确的成瘾诊断,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的脑功能网络或非线性特征方法,未进行全面地对比分析,实验内容不够充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高低风险决策范式,采集32例海洛因戒断人
目的: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个系统,可导致恶性高血压。CD163是巨噬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过程。炎性介质参与与免疫功能的紊乱与系统性血管炎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连,因此我们研究了尿液CD163水平在系统性血管炎患者中的表达。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1例系统性血管炎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6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