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线虫群落对林冠模拟氮沉降和增雨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氮沉降和降水格局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食物网的影响,本研究在石门台常绿阔叶林和鸡公山落叶阔叶林中,利用林冠、林下两种施氮方式和25 kgN ha-1yr-1、50 kg N ha-1yr-1两个浓度对样地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土壤线虫群落个体密度、属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功能类群指数,研究了不同气候区森林生态系统线虫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线虫群落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鸡公山、石门台)和增雨的响应(鸡公山)。研究结果如下:  (1)两地土壤线虫群落个体密度相似,但是石门台线虫群落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鸡公山。线虫通路指数NCR分析结果显示石门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食物网趋向于细菌分解通道,鸡公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趋向于真菌分解通道。  (2)林冠施氮显著增加了鸡公山食真菌线虫的密度(10-20cm),也有增加石门台食真菌线虫密度的趋势,为林冠施氮使土壤食物网倾向于真菌分解通道的假设提供了证据,然而林下施氮促进细菌分解通道的假设尚未找到明显证据。林冠施氮处理比林下施氮处理的线虫群落生物多样性更高。相对低浓度的氮促进了线虫群落个体数量的增长,尤其是植食性线虫的数量。  (3)增雨处理下的土壤线虫群落个体总密度超过了增雨增氮处理和对照,表明水分对于鸡公山土壤线虫群落个体密度是第一限制因子;增雨增氮处理的线虫群落个体密度虽然增加但是多样性降低,说明拉大了优势种与其他种的竞争力差距。  
其他文献
作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古诗词教学,特别是中学生古诗词意境赏析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困绕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对此,论文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背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因其具有激活和趋化嗜中性粒细胞而作为趋化因子被发现.IL-8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在中国胃癌的发展率与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
目前质谱仪的研究正朝着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所研究的矩形离子阱(RIT)和静电离子束阱(EIBT)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研制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全新的小型化质量分析器,矩形离子阱以简易的结构充分发挥了线性离子阱二维射频存储的优越性,大大地提高了离子存储容量和存储效率,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大的质量分析范围和更好的分辨率。本文根据实际矩形离子阱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矩形离子阱的
硒,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也是生命组成的必要元素。近年来,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以及硒纳米颗粒的制备,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同时中尺寸三维结构的硒微米管,虽然
该研究着眼于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的体外分化、体内移植和细胞粘连分子L1的体外转 染,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同时 ,为NSCs和L1分子协同作 用的研究
神经诱导(Neural induction)是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第一个阶段,伴随着原肠运动起始于胚胎7.0天左右。表观遗传修饰对于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命运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
碧桃、寿星桃、紫叶桃等是常见的蔷薇科观赏植物,花色鲜艳丰富,花型多姿,一直以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是一种能在小区、公园、街道等随处可以看到的美丽植物。但近年来
为研究MVZ中神经元至中央杏仁核(Ce)投射通路与神经免疫调节的关系,以及大鼠MVZ内星形胶质细胞在免疫应激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免疫调节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均发挥
随着网络通信,数据存储及处理器计算能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观赏高质量多媒体的需求迅速提升,视频以其直观,真实,感染力强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多媒体领域新的应用需求热点。H.26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凭借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等特点带来了信息技术的一场变革。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资源极其有限,决定了节点上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必须能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