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研究福州地区肺通气功能异常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分析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与骨密度的关系。 方法:选择54例肺通气功能异常患者为实验组,另选34例同期肺通气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未使用激素且为非吸烟者。记录所有受试对象的身体质量指数、营养状态、肝肾功能、血气、肺通气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以及一秒率),同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骨密度(L1-L4)、股骨近端骨密度(neck、GT、ward、intertro)及T值。 结果: (1)实验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 (2)肺通气功能异常组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P<0.05); (3)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L1、L2、L3、L4骨密度值有直线正相关性(0<r<1,均P<0.05); (4)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与股骨近端骨密度有直线正相关性(0<r<1,均P<0.05); (5)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股骨近端ward部位骨密度有直线正相关性(0<r<1,<0.05),与股骨近端其余部位骨密度无直线相关性(P>0.05)。 结论:肺通气功能下降可能引起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与机体缺氧有关。机体缺氧可能是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