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X2-5基因突变与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关系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总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发病率仅次于室间隔缺损,总发病率占6-10%。若心房或心室水平持续存在左向右分流,将引起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心房心室的扩大、心功能衰竭、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NKX2-5是人类心脏发育早期最早表达的转录因子,其突变将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本研究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病人为对照,筛查NKX2-5基因的突变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为NKX2-5在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中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NKX2-5序列,发现NKX2-5除已验证的3个亚型之外,有一电脑预测亚型,为验证该亚型在心肌组织中是否表达,取两名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患儿的病变心肌组织,用Trizol法提取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验证该亚型的表达。同时取抽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内科或心脏外科就诊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50名,单纯房间隔缺损患儿51名以及50名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染色体疾病的外科患儿的外周静脉血,用DNA试剂盒提取DNA,PCR扩增,DNA测序仪直接测序NKKX2-5外显子序列,与NCBI中NKX2-5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该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预测亚型在两个患儿心肌组织中无表达。2.在一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患儿中发现一罕见SNP突变位点(c.104G>T,rs376790353),该突变位点在其他患儿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3.在51例单纯房间隔缺损,5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及50例对照样本的外显子中,均找到已报道的三个常见SNP(c.63G>C,rs2277923,c.606A>G,rs3729753及c.195G>C,rs3131915),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一例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外显子2(NM004387.3)中还发现了一处同义突变(c.460C>G,p.Ser264 Ser)。结论1.预测亚型在本研究样本患儿的心肌组织中无表达。2.SNP位点rs376790353可能与房间隔缺损的发生有关,而SNP位点rs2277923,rs3729753及rs3131915可能跟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种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探讨三种麻醉方法麻醉后苏醒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三种麻醉方法的花费;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对术后肝肾功能有无影响。 方法:选择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研究表明免疫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及激素改变等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
研究背景: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发生率达1%,放射性核素131I以其疗效确切和复发率低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临床医生认可。而且,131I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和大剂量地塞米松(Dex)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SEP)的变化,探寻更为有效的脑复苏的防治方法及检测手段。 方法:40只W
目的:观察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在治疗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对颅内压的影响;观察亚低温治疗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
目的:将冷冻前后及培养前后人胎儿卵巢组织埋植入去势BALB/c-nu/nu裸鼠体内,通过观察受体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埋植卵巢及受体子宫内膜的组织学改变、受体血清雌二醇水平,判断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