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ei1984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在秉承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国家及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工作、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等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了全国特色小镇全面部署的展开,“特色小镇”建设由此成为新时代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举措、新模式”。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要途径。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也旨在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论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及特色小镇发展的具体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习近平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指导要求,以陕西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比分析和实地调研,对国家住建部获批的陕西省十四处特色小镇,进行发展模式划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及特色小镇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要求,从产业路径发展角度将陕西省特色小镇划分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农林牧渔产业发展模式、综合产业发展模式三种类型,并分别选取青木川镇、五泉镇、亭口镇三个典型小镇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分析每种发展模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小镇发展模式经验,按照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社会结构三层次划分,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陕西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推进中的制约因素,即政府治理理念缺失、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发展理念相对薄弱,最后提出了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产品的价格机制、形成良好的供需机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等发展模式推进建议。通过陕西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研究,微观层面上有助于探索小镇发展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宏观层面上能够更加有利地把握省域特色小镇文化传承和小镇发展模式的有效路径选择,对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镇以及落实十九大农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以研究近岸海域环境中多组分的水质动力学模型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基础上,针对这种多因素作用下的复杂过程,将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湍流模型与多组分
论文以江西弋阳蛇纹石尾矿为原料,以钛白废酸为酸浸剂,开展由江西弋阳蛇纹石尾矿制备轻质氧化镁、沉淀白炭黑、氧化铁黄等主要产品的工艺条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以分析纯H2S
对吐鲁番—哈密盆地中部连木沁剖面和南北山前带的9个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发现,7个侏罗系样品的中心年龄皆小于地层沉积年龄,而2个白垩系样品的中心年龄则大于或等于地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药品的不良反应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保证家庭用药安全、有效,保证患者健康是非常必
计算模拟了采用加速坩埚旋转技术的Bridgman法(ACRT-B)碲锌镉单晶体生长过程,以流函数图清晰地展示了晶体生长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对流的周期性变化,以等温线图展示了界面前沿
目的 对高校卫生所中西药物的合理配伍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盐城师范学院卫生所收治的患者168例,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