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生植被不仅是湖泊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湖泊水环境变化的指示物。因此研究水生植被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对改善湖泊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获取水生植被分布现状的主要手段仍为传统的野外样点调查,结果相对精确但成本较大,且只能得到湖区的部分样点信息,难以获取水生植被连续的空间分布特征。卫星遥感具有时效性,大面积同步监测和反复观测等特点,可以方便快速获取水生植被空间分布信息,同时卫星影像拥有海量历史数据,若构建了水生植被的遥感监测方法,则可以快速重建水生植被的历史分布。本文尝试以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洪泽湖为研究对象,以MODIS MOD13Q116天合成NDVI为主要遥感数据源,通过分析不同类群水生植被的物候参数差异,构建一种基于物候特征的水生植被类群遥感分类算法,从年际尺度重建洪泽湖水生植被长时序时空分布数据集,并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辅助数据,分别以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对水生植被的变化机制进行简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物候特征的水生植被类群遥感分类方法对洪泽湖水生植被的分类总体精度为86.36%,Kappa系数为79.54%,其中,浮叶/挺水植被和沉水植被的分类精度分别为86.11%和84.62%;(2)洪泽湖水生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浮叶/挺水植被一般分布在湖滨带及滩地上,沉水植被分布在浅水湖区内;洪泽湖水生植被在湖西区的泗洪湿地保护区和北部的成子湖出现频率最高,是水生植被的主要分布地区;(3)在年际尺度上,2002-2017年期间两类水生植被的分布面积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沉水植被面积从2002年的305.13km~2下降至2017年的185.31km~2,下降比例为39.27%;浮叶/挺水植被面积从2002年的353.26km~2下降至2017年的184.36km~2,下降比例为47.81%;(4)气象因子对洪泽湖水生植被长时序时空变化影响并不显著;围网养殖、人工采砂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在年际尺度上对洪泽湖水生植被的历史演变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