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韩绛是北宋中期的一位名臣,他在宋神宗时期四次担任宰辅。神宗朝又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不论是对内变法、还是对外用兵,韩绛都曾参与其中。在对内方面,韩绛奏请神宗改革差役法,揭开了神宗朝变法的大幕。韩绛给王安石介绍了成都进士李戒提出的免役法,并获得王安石的认可,二人共同领导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时,奠定了改差役法为免役法的基调。在韩琦与王安石青苗法之争时,韩绛支持了王安石。针对大使臣除授过程中吏人为奸的弊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绛是北宋中期的一位名臣,他在宋神宗时期四次担任宰辅。神宗朝又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不论是对内变法、还是对外用兵,韩绛都曾参与其中。在对内方面,韩绛奏请神宗改革差役法,揭开了神宗朝变法的大幕。韩绛给王安石介绍了成都进士李戒提出的免役法,并获得王安石的认可,二人共同领导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时,奠定了改差役法为免役法的基调。在韩琦与王安石青苗法之争时,韩绛支持了王安石。针对大使臣除授过程中吏人为奸的弊端,韩绛还奏请神宗设置审官西院。针对三司无法统计全国财政收支,韩绛奏请设置并提举三司会计司,考核财政。韩绛奏请神宗改革了河东路的盐法、铁钱、和籴等弊政,一定程度上改善贫困百姓的生存状态。在对外方面,韩绛主动请缨,宣抚陕西,主持对西夏的军务。他任用种谔等将领,计划夺取啰兀城、经略横山,而且战功颇多。在知太原府、定州时期,韩绛积极主持修缮城池,捕捉辽朝间谍,加强了北宋的边防。韩绛在熙丰时期政坛上的沉浮,当时的政局息息相关。韩绛因支持新法,获得主政者神宗、王安石认可,得以拜参知政事;因与神宗制夏方略一致,被神宗拜为首相。因韩绛措置不当激起庆州兵变、加上朝中官员反对其策略,韩绛首次被罢相。王安石在罢相时推荐韩绛复相,实为无奈之举。韩绛再次罢相是因为他与神宗、王安石在市易务上意见相左。此后,韩绛与保守派官员士人交往密切,但并不表示韩绛政治立场的转变。元丰、元祐之际,朝局大变,保守派上台执政,韩绛虽与他们交游唱和,但终以支持新法,未能再获重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专利等非货币出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由此产生的法律风险在实践中也不断增加,这为本文对专利出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提供了现实需求。在目前专利出资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提出可以减少或避免专利出资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对于专利出资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对专利出资中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总结出在实际案例中产生
科技与互联网拉近了人类与万物美学的关系,在相对开放与自由的网络环境中,“恶搞”、“土味”等低俗、粗鄙的审丑现象不时出现,审丑异化出各类新的表现形式。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学界多从消费主义、商业娱乐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审丑与人类生活变得越发紧密,我们也应当对其进行客观的看待。本文以美学原理中对丑的概念梳理为理论基础,以当前流行的短视频吃播审丑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
独立动画的概念来源于独立艺术,制作过程多是个人创作或小团体式,大多不受商业意识形态干扰,艺术特征和艺术表现有别于大规模团队制作的商业动画片,有着独立的思考和个性表达的特点,受资金限制在制作过程中不同于产业动画和传统动画,选择使用的设备与材料尽量简单。无纸动画是近年来随着图形图像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创作方式,优点在于大幅提高制作效率,有效地缩短动画制作周期,适合没有过多资金投入的独立动画创作者。无纸
《到灯塔去》是一部以伍尔夫父母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女性主义意识流小说。小说通过围绕“去灯塔”这根主线,对代表男性气质的拉姆齐先生和代表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人对立的性格刻画,旨在展现男女两性对立的现状,并试图为他们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则寻找一条和谐与统一的途径。伍尔夫作为西方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恰好经历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女权主义运动,她亲眼见证了男女两性从对立到和谐的
岩彩画发展三十余年以来,向我们展示了它强大的包容性,绘画语言复杂丰富,这给审美单一的中国画注入了新鲜的色彩,填补了中国绘画里面缺少的材料语言空白。岩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和兴起是必然的,它在中国的文化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并且拥有敦煌石窟壁画等巨大的艺术宝库可供研究学习。这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还是对近年来文化自信、文化崛起的响应,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首先,本文主要对当代岩彩画的艺术特征
Motion Graphics(动态图形设计)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大众追求更高视觉享受的必然趋势,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数字化视觉表现形式,是将传统平面图片的静态图形和文字等,融合新的动态影像元素转变成动态图形进行传达,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提供多元化的交互体验、提升丰富的视觉兴趣、促进深层的情感交流,是现如今视觉传达领域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关于在WEB界面交互设计中动态图形的应用价值,特别
本文采取了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对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及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可以吃的女人》进行对比研究。《天黑前的夏天》与《可以吃的女人》这两部小说虽然产生的国家不同,年代也各异,但都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这一主题。现代社会中,异化无处不在,作为社会成员的女性也不免成为异化的一员。《天黑前的夏天》讲述了中年家庭妇女凯特从异化到脱离家庭后追寻自我的故
21世纪以来,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除了完成其本职内的工作任务外,甚至通过多种方式强制员工尽可能多地实施角色外行为。员工有时不得不遵循组织的期望,进而承担更多的任务。在此情况下,一方面,社会个体的工作倦怠现象日渐严重,倦怠的人群范围逐步扩大、倦怠的程度水平也在提高。另一方面,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员工很大程度上面临着工作与家庭两大领域之间的冲突。基
随迁子女在中学生时期正处于身心快速蜕变与成长的青春期,本身极易陷入迷茫的状态却又兼具多样的可塑性,学校场域中所呈现的关系网络和资本的争夺形塑出随迁子女复杂的生存心态。为了帮助随迁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树立积极的意志品质,笔者在学校场域的视角下进行随迁子女生存心态的研究,同时也为随迁子女的生存关注和人文关怀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研究采取叙事研究的方法,以班会课活动为介入途径,以参与式观察为突破口,选取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是明代历史的重要阶段,明英宗朱祁镇两次登极及为太上皇是这一阶段突出的历史现象,故可谓之“明英宗时代”。在此时期,明朝的统治从洪武、永乐时期的严肃冷酷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而文官权力与地位的演变是其主要表现。文官在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重要朝政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英宗幼年继位,朝政不得不委之太后和辅政大臣,文官从而获得扩大政治影响力的契机。这一时期三道即位诏中有关蠲免征派、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