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退出威胁机制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股东公司治理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干预机制是大股东公司治理的传统理论。直到2009年,有外国学者提出了退出威胁机制。这一新的治理渠道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国内关于大股东退出威胁的研究还不多。此外,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基金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有的文献通常从基金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但是部分文献并没有对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进行深入挖掘,从退出威胁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基金的公司治理能力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为我国基金大股东通过退出威胁机制对公司价值产生正向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具体考察了2001-2018年我国基金大股东持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重点检验了其中的机制是否为退出威胁机制。本文所得的结论如下:(1)基金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提高了公司价值;(2)主动型基金大股东与被动型基金大股东对公司价值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本文构建了股票流动性指标并引入了两个外生流动性冲击,通过实证发现基金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随着股票流动性的增强而增强。鉴于退出威胁机制的有效性依赖于股票流动性,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基金大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是退出威胁机制;(4)由于股票流动性同样会影响大股东的干预机制,因此有必要区分干预机制和退出威胁机制。本文借助退出威胁机制依赖于公司高管对股价的敏感性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发现在高管股价敏感性高的公司中,基金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受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可以更加肯定基金大股东的公司治理渠道是退出威胁而非干预机制;(5)最后,本文从另一个角度也排除了干预机制。有研究指出,相较于鼓励公司管理层投资优质项目,退出威胁在阻止管理层进行不良投资上更加有效,而干预机制在这两个方向上应该是对称有效的。同时,该研究认为现金充裕公司的管理层更有可能进行不良投资。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证明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越高,其基金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受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因此进一步排除了干预机制,明确了退出威胁的存在。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基金大股东退出威胁机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退出威胁机制的存在提供了中国市场的证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退出威胁机制以及基金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此外,本文在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以及提升上市公司绩效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从国际资本流入大国转变为国际资本流出大国。越南依靠着其传统的制造业和近年发展较快的服务业与房地产业,逐渐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中瞩目起来,凭借着其人口红利、低价劳动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者设厂。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成为了新的经济引擎推动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东南亚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域之一,中越投资合作将日益紧密。同时,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需
股权质押近年来在资本市场越来越流行,介于其融资速度较快、融资成本较低等优点,快速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主要的融资手段之一。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市场持续活跃,股权质押比例增高趋势明显,据灯塔财经网数据①统计,截止2020年2月11日,A股3700家上市公司中,有304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质押,占比达82.24%,质押的总市值达45377.80亿。而没有进行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只有657家。在
1980年以来,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企业不断向民营化方向发展,企业股权结构中非国有股占比持续上升,然而,在这一主流发展方向下,政府或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股权甚至是控股权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尤其在一些特殊经济时期,收购现象更为频繁,实际上,从世界范围来看,特别是一些进行了民营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收购甚至控股民营企业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例如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采取了对部分重要行业的企业资产收归国
羊群效应即市场参与者直接忽视私人信息或摒弃个人的投资理念,盲目模仿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从而导致的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趋于一致的现象。这种众多投资者的盲目模仿,往往会导致股市的剧烈波动,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剧烈的波动中,而这与我国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羊群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现有文献着重研究各市场、子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市场间羊群行为是否存在联动效应,机构投
自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涨,如今,基金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而投资股票型基金产品正成为居金融投资的重要方式。投资者在投资时,最关注基金的收益率,但是声称的收益率并不能完全体现基金的真实获利能力。投资者面临应该如何评估基金业绩的问题,尤其是如何评估基金是否具备获取超额收益的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度高质量的增长。但是近年来,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等发展瓶颈,为了提升自身的资源获取能力,倾向于通过与政府建立联系,在股权制度层面则体现为国有股权的引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股权更加广泛地存在于民营控股企业的股权结构当中。在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国有股权一方面作为法律、金融、产权保护等制度的替代机制
现有关于投资者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从公司特征、公司治理、股权结构这几个角度展开研究,忽视了投资者关系决策的主体——CEO的异质性。根据高层梯队理论,CEO的海外背景会影响其认知基础和价值观,进而影响他们对公司战略的决策。烙印理论进一步指明,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文化差异,CEO到海外学习或工作的时期是一段“敏感时期”,CEO会经历被“烙印”的过程,形成与海外环境相适应的认知特征和
“十三五”规划及十九大报告中先后指出,要大力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增加直接融资在我国的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多元化发展。随着新《证券法》的正式施行,公司债券全面推行注册制,进一步加速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在公开债券市场上,债券投资者会在投资前做各种评估,以确保发行人能够按期足额地还本付息。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依据发债主体现期的经营情况和对企业未来成长情况的预期,对其信用风险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媒体报道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愈加明显。同时,伴随着读者大众的多元化,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及监管者的关注。仅2019年全年,平均每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被媒体报道约224次。由于上市公司具有披露及时披露信息的义务,一旦公司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极有可能会受到大量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从而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的事前监督对于上市公司
房地产行业的良好稳定运行,既是国家解决民生问题,实现“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这一民生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的中流砥柱。自2016年9月30日颁布以“四限”为主要内容的新政策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于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稳价格等方面的整治力度,一系列举措在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也使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利润空间较以往而言有所收紧。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定位自身、防范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