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情是社会公众对现实世界情感和态度立场的一种表达,在本质上是公众对社会公共事件的一种综合心理反映。网络舆情生态即网络舆情主体、网络舆情客体、网络舆情媒介在网络空间中所集合呈现的可供人衡量和评判的自有运动发展状态,每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存。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现阶段我党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随着互联网科技在推动新兴媒体影响力极度扩张的过程中,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都在加速革新,导致舆情生态和媒体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催生的新兴网络媒体平台日益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交锋的主阵地,网络舆情则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领域。因此,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否直接或间接的对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生态稳定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与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密切相关,网络舆情治理已然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也为全媒体时代加强网络舆情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情、党情、国情和舆情,在全媒体网络空间中只有牢牢掌握网络舆情的引导权,积极建设良性的网络舆情生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才能为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提供舆论支持,进而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国际话语权,同时为我党和国家顺利推进各项事业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本论文以我国网络舆情引导为主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全媒体思想为指引,以党的新闻舆论宣传理论为指南,研究基于全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和探析了全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和原则,提出了我国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对策。这一研究对于我国提升网络舆情领导力,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为我党和国家顺利推进各项事业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