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一种以活动为核心的社交网络(Event-based Social Network,EBSN),并且近年来发展迅猛。面对日益增多的社交网络信息,用户将很难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基于EBSN的活动推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尽管相关研究日益增加,但是在EBSN中对活动进行个性推荐有特殊的难点:用户参与活动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而参与单个活动的用户数量也有限,并且活动中有些为一次性活动,故用户—活动矩阵十分稀疏;EBSN的社交性质和线下性质决定了活动推荐需要同时满足用户线上和线下的社交关系和个人行为模式,传统的推荐方法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且随着EBSN的发展,对应的推荐方法需要同步迭代更新,这将造成频繁的系统升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特征因素的改进协同过滤推荐方法,并使用微服务技术构建推荐框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活动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出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推荐框架。个性化推荐随着系统的发展和数据量的积累,推荐模型本身也需要迭代更新。传统web技术实现的系统在迭代时需要不断的更新整个系统。本文使用微服务技术来设计出一种推荐框架,由微服务实现不同推荐召回策略和排序策略,需要迭代更新推荐模型时,仅需要更新对应的微服务即可完成整个系统功能的迭代升级。基于微服务的推荐框架还提供了多种策略灵活组合的可能性,使系统能够根据使用场景定制化地决定系统推荐策略,找到某一场景下最适合的推荐方法。(2)设计出一种融合多特征因素的改进协同过滤推荐模型。现有的活动社交网络推荐方法多从影响用户参与活动的因素出发,或是根据用户社交关系构建的图模型出发进行推荐。本文根据分析得到的用户行为特征、信息特征、活动特征、社交关系、发布者影响力等特征数据,结合协同过滤模型,将用户行为模式和社交关系等影响因素和协同过滤模型结合,构建一种融合推荐模型。最终向用户提供满意度更高的推荐结果。(3)设计并实现基于活动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本文将系统设计为两个子系统,分别为利用web开发技术实现业务流程的业务子系统,和利用微服务技术实现的推荐子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交互,实现了用户使用ENSN活动推荐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
其他文献
[目的 /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
[目的 /意义]基于在线知识问答社区平台,通过眼动实验阐明用户注意与用户信任的关系,有助于用户获得高质量的信息,维持知识问答社区平台的公信力与可持续运营.[方法/过程]从视知觉的角度出发,利用眼动追踪技术量化在线知识问答社区用户的信息浏览行为,明晰用户对各信息要素的注意力分配特征,并结合自我报告式量表探究用户注意力是否反映其对信息的信任判断;同时基于ELM模型探讨信源个人成就、信息内容和系统累计线索值与用户信任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对不同卷入度的信息,用户对各信息要素的关注情况存在差异,且各信息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在线智能打印系统的需求与设计、整体架构设计以及测试的流程。系统使用了O2O的电商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线下打印店接入线上,并通过微信支付、微信登录、前后端Web技术、快递,实现打印过程的线上化。其中前后端分为用户手机微信端、用户电脑端、商家电脑端、HTTP服务器、WebSocket服务器和图像服务器,使用了 Tornado、Vue.js、MySQL和Redis技术。通过前端与后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德育素质、养成包容豁达的精神品格.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有待提升、理解程度需进一步加深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时代责任感、培育实践品格和辩证精神,从而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目的 /意义]科技资源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术图表知识发现是提供除文本知识发现外新的知识发现方式,是完善文献知识发现的重要一环,可提升科研人员科学发现及知识创造效能,推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升级.[方法/过程]梳理学术图表知识发现的演进脉络,详细论证其技术框架内容,证明学术图表知识发现技术逐步成熟.结合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应用服务,论证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在科技创新多方面有广阔应用空间.[结果/结论]展望学术图表知识发现未来,我们需要:重视学术图表知识发现,将其融入文献知识发现体系内;完善学术图表语义知识组织体系,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