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配电网供电单元划分以及规划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网公司大力推行电力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引入到增量配网以及售电环节,这无疑提高了配电网规划的难度和要求。一方面,电网公司不仅需要在外部竞争压力的条件下,提高自身投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区域配电网规划的透明度和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电网公司必须树立效率效益为中心的投资理念,统筹电网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优化投资结构和时序,重点突出有保有控。单元制规划原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思路和技术手段。深化单元制规划技术,对于解决当前配电网规划中出现的电网两极分化、投资孤岛和管理局限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单元制规划的完整配电网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单元格划分方法及合理性评估、配电网规划项目成效评价方法以及多维度下规划项目优选方案研究这三个方面内容。单元格划分方法及合理性评估部分,首先从意义和目的等方面分析了单元制规划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借鉴与吸收目前网格规划的相关理论,确定以路网法和电网法相结合的单元格划分方法,从而实现电网法和路网法的优缺点互补,保证单元格划分的科学性;然后重点对单元格划分原则进行剖析,对原则逐条进行细化,提炼出用于进行单元格划分合理性评估的指标,至此形成一套从单元格划分方法到合理性评估的完整体系,实现单元格划分从无到有再到精的过程。配电网规划项目成效评价方法部分,依据电网公司“十三五”期间对于配网规划的具体要求,确定以精准投资策略为单元格内配网规划的主旨思想,针对精准投资中关于配网建设需优先考虑目标电网现状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选取了以现状和政策分析结果为基础的配电网规划项目成效评价体系指标,结合各国标、企标中关于指标的相关定义来补充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成效的评价流程。最后是多维度下规划项目优选方案部分,此部分是以上述两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的,首先通过引入项目属性概念,建立起规划项目与成效评价指标间的定性关系,并结合多种基础数据处理办法以及穷举法形成的规划项目方案,实现将两者间的定性关系上升到定量关系高度的目的;接着以该定量关系为基础,结合第二部分的成效评价得分计算办法,形成以成效评价得分最高为目标函数,多个约束条件限制的规划项目方案优选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遗传算法等数据处理工具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可实现多个维度下的单元格规划项目方案优选问题,从而解决了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将配网投资效益最大化的问题。每个章节的最后都单独提供算例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混凝土外壳形成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型钢混凝土施工的难点特点及处理优化方案,重要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总结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基础设施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 km/h,为了满足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减少通车后的维修,隧道防排水成为武广客运专线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根据隧道特点隧道采用复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以听带写”教学将知识学习和多元技能发展融入主题和语境中,从碎片化课堂走向整合与关联发展的课程内容,强调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挖掘语篇育人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融合语言、思维、文化三维立体式教学,助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再由能力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以听带写;核心素养  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
苏州轨交2号线旺吴路站电力从西侧的主所引入,电缆全长超过1 km,且须穿越运河、砂石场与油库,施工环境极为复杂.以此为例,分析了电缆通道暗挖施工的可行性,并重点阐述了电缆
通过对洛阳铁路枢纽运输现状的分析,论述目前影响洛阳铁路枢纽运输能力及运输安全的几个问题,提出洛阳铁路枢纽扩能改造,调整运输格局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用它来进行交流,而交流的手段无非就是说或写。与说相比,写更难,因为写作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包含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对词汇用法、语法的掌握等语言要素
依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分析“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应有特点可知,“化学能与热能”是化学反应规律主题中相对独立完整的内容,要符合培育化学核心素养须
对国内外顶管规范的管道土压力分布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调研,并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国现行项管规范中的土压力分布模型优缺点,分别对管道侧向土压力分布模式和管
我的人生似乎只是由一些有联系或者没有联系的故事组成,感觉就像一条长长的弄巷里,故事或者没有开始或者没有结束地发生着。
学生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参与建构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关注学生已有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