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我国城镇住区面积逐年增长,城镇住区热环境状况受到广泛关注。绿化作为城镇住区室外热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目前研究较多聚焦于绿化率、植物配比等绿化数量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缺少在绿化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绿化布局对住区热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重庆住区绿化布局对室外热环境影响规律展开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既有居住建筑室外环境综合改造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YFC07029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住区面积逐年增长,城镇住区热环境状况受到广泛关注。绿化作为城镇住区室外热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然而目前研究较多聚焦于绿化率、植物配比等绿化数量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缺少在绿化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绿化布局对住区热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重庆住区绿化布局对室外热环境影响规律展开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经过现场调研,选择绿化布局方式丰富的重庆渝北区某住区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7月至8月对该住区进行了室外热环境参数测试,重点针对单一草坪、乔草复合、灌草复合、乔灌草复合四种绿化布局类型,测试其近地1.5m垂直高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黑球温度四个热环境参数,研究其夏季室外热环境变化规律。其次,对比了常见CFD商业软件,优选Envi-met软件作为室外热环境模拟平台,构建了住区空间模型。借助Envi-met软件室外热环境热质交换数学物理模型,以室外热环境实测数据为输入边界条件和验证依据,对该软件在重庆地区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再次,研究确立了生态绿化容积率、植物斑块破碎度、种植间距、种植方位四个指标作为绿化布局量化评价指标。根据重庆行列式、围合式两类住区中6种室外绿化布局方式,基于Envi-met软件平台,扩展建立了27个绿化布局案例。研究了不同案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PMV值的变化特性,探究了不同绿化布局对住区热环境影响规律。同时着重研究了生态绿化容积率、景观绿化破碎度、乔木的种植间距及种植方位对两类住区热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后,对重庆渝中区某住区室外绿化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对比其调整前后住区室外平均温度、PMV值等参数,证实其住区的热环境质量和热舒适度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了不同绿化布局对重庆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影响规律,为重庆住区室外绿化布局设计规划及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日益增长。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混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变得更加的广泛了,主要是因为其承载力高,同时能够有效地建筑的使用面积,相比较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很多的优势,包括抗震性,位移延性好、刚度大等,但是由于使用了高强度的混凝土,一般强度为C60及以上,其水灰比更低,加上内部有钢筋、钢板和栓钉的复杂约束环境,导致钢
薄壳结构因其富有建筑美感、跨越能力强、内部空间高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相对于平板而言,壳板通常被理解为受压构件,即,平板在横向载荷下主要表现为受弯,而壳板在竖向载荷下主要表现为受压,主要以压应力来抵抗外部作用。对混凝土构件而言,由于受弯破坏通常从受拉破坏开始,因而薄壳结构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不抗拉”的材料特性。然而,薄壳结构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应该与壳板的空间形状有密切关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现代胶合木结构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高效的装配化、可再生生态环保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与此同时,建筑结构玻璃由于其采光、高强、美观、保温隔热等优良性能也越来越在建筑结构中作为其结构构件来使用。综合利用木材与结构玻璃各自的优势及特点,木-玻璃组合结构(Timber Glass Composite)可望成为一种建筑效果卓越、绿色环保同时兼具良好结构性能的新型结构形式。相对
吊脚楼属于典型的坡地建筑,其沿坡地布置不同长度柱形成架空平台再在平台上修建建筑物。历史震害表明,吊脚框架结构的吊脚层柱不等高嵌固是造成这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吊脚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大多局限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的模型,缺少相应的试验验证。且对吊脚层内刚度影响下的吊脚框架结构破坏机理、吊脚层刚度的不均匀性控制指标关注不够。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内容:1)完
不同于一般平原地区,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常常影响城市和交通建设。桩基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形式,目前关于复杂地形中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山区复杂地形,结合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倾斜基岩和斜坡地形中桩基的竖向承载特性,重点探讨不同地形对桩基的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桩端-桩侧承荷分布等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山区复杂地形中的单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AI)领域持续快速升温,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地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在图像处理领域和语音识别领域大放异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型岩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在对岩土工程现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勘察和试验数据。其中,不排水抗剪强度是黏性土的强度特征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公路桥梁等基
当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国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空前的改善,但是,发展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存在,譬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近些年,沙尘暴、汽车尾气、工农业烟尘、建筑扬尘等导致的雾霾,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社会的正常生产、居民的身体健康;其中,建筑工程扬尘,正逐渐成为导致空气质量污染的主导因素,但只要措施得当,建筑工程施工扬尘却也是人为控制相对容易的。基坑施工阶段
综合管廊,又被称作“共同沟”,是经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用于集中、有序地将各类市政管线敷设至公共隧道空间中,并预留有可供人员行走的检修通道的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属于浅埋线型地下结构,与一般地下隧道相比四周岩土的约束力减弱,地震惯性力的影响不可忽略,管廊不同节段间变形缝、接头等接缝部位易受地震作用影响,发生变位甚至断裂,从而致使结构及廊内管线破坏。部分实际工程会在接缝部位设置抗剪锚筋,抗剪锚筋为一
近年来,由于我国隧道工程的广泛开展,TBM以其突出的优势,其运用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的青睐。TBM掘进施工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下岩体条件对滚刀的掘进破岩过程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滚刀的破岩效果对实际工程的进度与成本等有着直接影响。研究滚刀作用下岩体的破坏机理以及能量的演化规律,对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TBM的相关优化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与热成像技术,针对不同节理倾角
耗能减震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种类更加多样化,理论更加成熟,成为控制结构地震响应和损伤的有效手段。其中金属阻尼器,具有造价低廉、施工方便且容易替换等优点,在世界各主要地震区得到广泛应用。对结构体系而言,弹性动力分析理论和计算程序已非常成熟。然而金属阻尼器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线性受力行为,使得整体结构形成了典型的局部非线性体系,以致地震响应分析难度增加。目前多遇地震下金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