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分析——以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总总决赛(英语专业组)视频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应注重并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之一。然而,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虽然有一些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但深入至各英语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研究则少之又少。综合英语课是英语专业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应培养语言之外的能力,诸如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基于Glaser,Benjamin Bloom,F.A Facione定义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及弗罗里达大学学者制定的定性分析技能量表,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6个维度:识别&解释、分析、评价、推理、阐明和自我调节。本文以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总决赛(英语专业组)的赛课视频为样本,采用课堂观察法对24名参赛教师的综合英语课的视频进行文本转写,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参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解;(2)参赛教师的个人背景与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性;(3)教师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启示。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及对比之后,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参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解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6个维度的完成情况看,只有一名(4%)教师完成6个维度,完成了5个及4个维度的教师分别有10名和8名,其余教师则完成的维度则更少;可见,参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6个维度理解不全面,因为没有能够全部完成这6个维度。第二,从参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与其课堂实际操作的相关性看,虽然有42%的参赛教师在课中明确指出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数据结果显示,参赛教师是否指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其是否做好相关的培养关联不大;可见,参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解模糊。第三,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看,学生的回应率达到50%以上的只有在“识别&解释”,“分析”和“评价”三个维度中;可见,参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6个维度理解不到位,导致课堂操作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对于参赛教师的个人背景(学校类型,性别,学历,职称)与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性如下:师范院校的教师表现得比其他类型院校的教师好;参赛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表现与其是否来自重点院校关联不大;关于教师性别,学历及职称与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性方面,由于对比的人数比例都相差较大,所得结论可信度不足。  (3)关于教师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启示:为了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多加阅读相关文献并多加探讨,这样才能更充分的理解何为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师范类型院校,还有其他类型院校的教师都应该多加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最后,作者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用顺应论研究模糊语如何在外交语言中的应用。根据扎德(Zadeh)在1965年提的了模糊集合论(Fuzzy Sets Theory)中的理论分析指出,语言会受到思维的影响,而思维会受客观
目前国内外关于道歉言语行为课堂发展的实验研究较少。本研究在Schmidt的注意理论基础上,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考察外语环境下语用教学对中国南部一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