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及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治则治法及用药规律,为中医辩证论治结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年-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肝癌中医证型、TACE治疗后中医证型变化及中医药结合TACE治疗肝癌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肝癌的常见中医证型、TACE治疗后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及中医药结合TACE治疗肝癌的治则治法及常用中药。结果:研究共纳入309篇文献,其中有关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临床研究的文献227篇;有关TACE治疗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临床研究的文献9篇;有关中药联合TACE治疗肝癌临床研究的文献73篇;有关TACE联合中医治疗肝癌的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文献有63篇。研究结果显示:1、肝癌中医证型中前10名依次为: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胆湿热证、肝气郁结证、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正虚瘀结证;其中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胆湿热证为肝癌常见四类主要证型,共占52.61%。2、肝癌TACE术后证型的变化规律:介入前后中医证型整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肝血瘀阻证分别较介入前减少了3.92%、5.56%、2.53%;而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气虚弱证分别较介入前增加了5.95%、2.18%、3.83%。经两两比较分析,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证介入后较介入前减少(P<0.05),湿热蕴结证、脾气虚弱证介入后较介入前增加(P<0.05),而其他证型介入前后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药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治则治法中排列在前5位的依次为: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及软坚散结,共占78.1%。4、中药联合TACE治疗肝癌常用药物排名前10名依次为:白术、茯苓、党参、黄芪、白花蛇舌草、柴胡、莪术、甘草、白芍、半枝莲。药物归类显示补虚药在诸药中应用最多,其次为清热药、活血祛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等。结论: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初步认为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为原发性肝癌的常见中医证型;肝癌TACE术后以湿热蕴结证、脾气虚弱证增加为主,故介入治疗时应适当配合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类中药加减治疗。本课题初步探讨了中医辩证论治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证治用药规律,为中医辩证论治结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