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放格局下FDI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分阶段对银行业进行了内部体制改革,为银行业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初期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还较低,基本没有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市场开始逐步对外开放,根据中国对WTO的承诺,到了2006年,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对外开放。流入银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外商独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参股内资银行两种方式。现阶段,中国银行业效率距离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的外资银行业效率仍有一段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在对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银行业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国银行业开放之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对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全面开放格局下,研究FDI如何对中国银行业效率产生积极效应对于中国实施外商直接投资引入政策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和银行业效率的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外商直接投资对银行业效率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作文献简评,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以及中国吸收总量外商直接投资和银行业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概括分析,进而运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系统地探究。本文主要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对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在分析银行业发展水平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分别是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银行体系稳定性以及银行所有制结构。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可以用来增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效应的政策措施包括:(1)正确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流向;(2)吸引适度的银行业外商直接投资;(3)注重引入外资参股内资银行;(4)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银行业的监管体系。
其他文献
在MP2/6-311++G(3d,3p)电子相关校正水平上, 对CH3F二聚体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和频率验证, 发现3种势能面上有极小点的构型. 进一步在高级电子
蜘蛛丝作为功能性结构材料, 其独特的纤维成型方法与优良的结构和性能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蜘蛛丝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加[1]. 与高温高压下或由溶剂纺丝成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是提高银行资本水平,促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约束日益严格,多方因素共同影响,以及加大信贷投
[目的]回顾分析创伤性颈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对其临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寻找影响SCI的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预后促进早期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梭菌胶原酶诱导大鼠颈脊髓出血损伤,建立一种出血性SCI模型,探索出血导致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为出血性颈脊髓损伤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方法]1.本课题首先采用临床回顾性分析,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