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鼓浪屿申遗的成功,其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浓厚的商业氛围使原有的文化与生活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鼓浪屿居民不断的迁离,传统文化失去了实质生活内容的支持,使部分文化遗产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而成为了历史空壳、文化遗迹。在旅游经济发展上,受游客数量周期性变化以及消费模式的影响,鼓浪屿商业以低端同质化的旅游零售业及餐饮业为主,其经营模式与行为使鼓浪屿文化氛围受到巨大的冲击。在建筑的保护利用上,受到公租房及产权人外迁等多方影响,部分历史风貌建筑陷入破坏性使用或空置的状态;商业使用的历史风貌建筑在存在诸多破坏建筑风貌的行为;而住宅改非住宅的商业生长模式使商业街区一再向社区内部延伸。街区风貌保护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商家的经营模式及装修行为对街区风貌的完整性及延续性的破坏上。综上,本文综合分析鼓浪屿保护利用现状问题及发展优势,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及街区风貌的保护三个层面提出其相应的策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提出“以‘削峰填谷’的模式优化人群结构,以在地文化指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历史风貌建筑带动周边建筑产业转型提升,以公房建筑协调民生产业及游客服务产业发展”的综合策略。在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方面,针对诸多产权问题提出统一管理、调配以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针对由结构、构件、平面原有形制历史信息丢失、原真性难以判断等问题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为后续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针对保护价值及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从细化管理入手,建立保护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平衡体系指导保护方案的编制。在街区风貌保护方面,在引导街区业态转型的同时,针对街区内历史风貌建筑及普通建筑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原则。街区内历史风貌建筑宜尽最大可能重塑和传承历史原真环境;在历史难以重塑的情况下,宜根据周边文化主题植入相应的文创、教育功能。普通建筑应严格按照地性质及建筑原功能利用防止商业进一步向社区内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