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注重学生通过解决学科问题以及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获得新知识和信息。因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习成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均已把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的问题解决研究发展也比较迅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问题解决认识的提高及概念的转变,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尤其是对问题解决在数学学科领域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初中科学(理综教材)在我国的问世较晚,问题解决教学在该学科的研究显然也会落后。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科学新课程教学的要求。综观国内外化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尚存在好多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发展的不一致表现明显。如初中综合课程(科学)的出现,目前的研究仍处空白状态。②新课程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使问题解决研究相对滞后。如探究教学的问题解决,动态生成课堂的问题解决的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拟在梳理研究者对中学化学新课程问题解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初中科学(综合理科)课程的问题生成和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对于前者,笔者既注重课前预设问题的生成研究,更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问题的生成研究。对于后者,笔者不仅注重良构科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更注重劣构科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当然,新课程背景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教师角色已发生明显变化,逐渐走向多元化,教学更具专业化。因此,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问题,同样引人深思,值得研究。总之,通过对初中科学问题解决的关键点进行研究,把问题解决教学研究推向深入,使问题解决与新课程改革协调发展,切实为初中科学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