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子圈机制研究重夸克偶素的强子跃迁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gou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十几年间,各大高能物理实验组在研究高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的隐粲(底)衰变时发现了大量的反常现象。例如,Belle实验组在研究T(5S0的衰变时发现,其隐底衰变过程的衰变分支比都在10-3数量级。又例如,Belle和BESⅢ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系列带电类底夸克偶素态Zb(10610)、Zb(10650)和带电类粲夸克偶素态Zc(3885)、Zc(3900)、Zc(4020)、Ze(4025)。以上这些反常的实验现象全都反映着,在高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的隐粲(底)衰变中,强子圈机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运用强子圈机制继续对高激发态重夸克偶素的隐粲(底)衰变作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T(6S)的隐底衰变、Υ(2D)和T(3D)的产生以及利用ISPE(Initial Single Pion Emission)机制对BESⅢ实验组在e+e-Ψ(3686)π+π-过程的分(3686)π±不变质量谱上发现的带电结构作出解释。由于计算强子圈图需要用到有效拉氏量方法,所以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效场理论。其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有效场理论的基本思想、重夸克对称性、手征对称性和非相对论性量子色动力学。然后基于重夸克对称性、手征对称性和非相对论性量子色动力学,构造描述重轻介子系统和轻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描述重夸克偶素和重轻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有效拉氏量的一般方法得到了阐述。鉴于BelleⅡ实验已经投入运行,而目前粒子数据表上关于Υ(6S)的实验信息又十分匮乏,所以针对T(6S)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应用强子圈机制,本文接着考察了T(65)→XbJ(?)T(6S)→T(nS)η(’)和Υ(6S)→T(1D)η(’)衰变过程。最终的理论计算结果不仅给出了以上过程的衰变分宽度,还给出了以上衰变过程的不依赖于形状因子中的参数CαΛ的分支比之间的比值。在对理论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未来以BelleⅡ为代表的实验一定能够观测到T(6S)→XbJ(?)、T(6S)→XbJ、T(6S)→Υ(nS)η(’)#和Υ(6S)→Υ(1D)η(’)这四个过程,而这会使得T(11020)的性质可以被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衰变分支比之间的比值的稳定性能够帮助实验更好的检验强子圈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Belle实验组宣布观测到了T(6S)→XbJ4 和Υ(6S)→XbJ 衰变过程,其实验测量结果和我们的理论预言符合得很好。然后,本文探讨了在BelleⅡ实验上发现Υ(2D)和T(3D)的可能性。通过阅读BelleII实验白皮书,我们认为BelleⅡ实验可以通过扫描Υ(6S)的ππ丢失质量谱来寻找T(2D),以及通过扫描e+e→(1P)η和e+e-→T(LS)η这两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寻找T(3D)。于是,考虑到T(6S)及T(3D)粒子的质量在BB阈值之上,强子圈机制被应用于考察了T(6S)→T(LD)ππ、T(6S)→Υ(2D)ππ、Υ(33DJ)→hb(1P)η以及T(33DJ)→Υ(1S)η衰变过程。计算结果显示,BelleII实验可以通过扫描质心能量(?)s~mΥ(6s)时的ππt丢失质量谱来寻找Υ(2D),并且BelleII实验可以通过扫描e+e →hb(1P)η和e+e-→Υ(1S)η过程的散射截面寻找T(33D1)以及通过扫描e+e-→Υ(LS)η过程的散射截面寻找T(33D2)。而对于Υ(33D3),实验需另寻他法。最后,利用包含ISPE机制的拟合模型,本文对BESⅢ实验组给出的e+e-→Ψ(3686)π+π-过程的散射截面和位于6个不同能量点的π(3686)π±以及π+π-不变质量谱作了一次联合拟合。拟合结果显示,在不引入任何带电类粲偶素共振态的情况下,仅仅一套拟合参数就能够较好地重现出e+e→Ψ(3686)π+π-过程的散射截面以及所有的Ψ(3686)π一以及π+π-不变质量谱,尤其是,质量位于4.032 GeV附近的带电增长结构能够被很好地重现。因此,ISPE机制可以导致位于妙(3686)π±不变质量谱的带电增长结构的产生。总之,利用强子圈机制,本文不仅对重夸克偶素的衰变和产生进行了考察,还对带电类重夸克偶素作出了研究。如果未来的实验能够对我们的结果进行检验,那么强子圈机制在强子跃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被更加深入地认识。
其他文献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后,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还是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其影视艺术文化也呈现了繁荣的景象,如:赵季平为电视剧《乔家大院》创作的《远情》、为电视剧《大宅门》创作的同名歌曲,许镜清所创作的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主题曲《云宫迅音》,王立平为87版《红楼梦》所作的的《枉凝眉》、《葬花吟》,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影视歌曲无不体现着独特而又有韵味的中国文化旋律。习近平主席在传播中国文化时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分数扩散方程出现在与反常扩散有关的各种科学和工程问题中,这与经典的布朗运动不太一致,常常出现在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领域。关于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反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考虑分数阶扩散方程的两类反问题: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扩散系数辨识问题,多项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和时间-空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反源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考虑由边界Cauchy数据,利用共轭梯度
本篇博士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定义在变区域上的2D Navier-Stokes方程、2D MHD方程的解的长时间行为,以及柱形区域上带时滞项的2D MHD方程的解的渐近动力学行为.不同于柱形区域,由于空间区域随时间变化,变区域问题的数学处理常常具有特殊的困难,特别是在函数空间的选取、解的定义、解的适定性的证明以及长时间行为的刻画等方面.关于定义在变区域上带齐次狄利克雷边界条件的2D Navier-S
本篇博士论文中我们主要考虑两类耗散型退化方程解的渐近动力学行为:退化抛物方程和退化双曲方程。我们运用无穷维动力系统的吸引子理论,结合方程的特征和困难对方程建立了一些新的先验估计,得到一系列新颖的结果。对于带有退化算子△λ的抛物方程,当方程的非线性项满足临界增长时,我们考虑方程解的长时间行为。该问题的难点在于退化算子△λ的性质以及临界的非线性项导致的紧性缺失。我们利用紧性的理论,对非线性项进行分解,
民族器乐音乐会是演出主体提高专业水平、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器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大众对民族器乐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和自豪感的提升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定位的正确与否,在举办民族器乐音乐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方向性作用。所以,对于民族器乐音乐会中定位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在第一章中,对音乐会的概念、中西方音乐会的发展史进行简要论述。在第二
学位
二胡曲中的装饰音有多种存在形态:即乐谱中标记的装饰音、乐谱中未标记,演奏中二度创作即兴添加运用的装饰音以及实际音符形式体现的装饰音。笔者将这几种装饰音形态归为显性装饰音和隐性装饰音两大类进行独立研究。其中,显性装饰音通常是指以特殊记号或小音符形式明确标记在谱面上的各类技巧性装饰音;隐性装饰音是指没有明确标记的装饰音。隐性装饰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实际音响效果,但未在谱面上标识的音响型装饰音,通俗来
连续介质的动力学演化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与相应的边界条件构成定解问题。人们往往将有限尺寸系统中的偏微分方程变换到本征模式空间求解模式系数所满足的无穷维常微分方程。对于确定的边界条件(一般有第一类齐次和非齐次,第二类齐次和非齐次,以及这些边界条件的混合),系统所具有的对称性对非线性动力学的性质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非线性导致模式之间产生耦合,使连续介质系统产生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和斑图结构,对称性会加强某些模
复杂网络是复杂性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广泛存在于生物、计算机、经济、物理、社会等各种不同的领域。目前,对复杂网络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其基本结构属性,即对网络科学中的概念及规律用系统且严格的理论去描述;一方面是研究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博弈、同步等动力学行为。本文在阐述复杂网络基本理论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刻画流行病学特征的“易感-感染-免疫-易感”(SIRS)流行病模型,在小世界
阿尔卡季·阿尔卡季耶维奇·巴布琴科(1977——)是俄罗斯车臣战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是第一位以艺术家的视角描写车臣战争的亲历者,被称为新军事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一系列以车臣战争为主题的小说,以普通一兵的视角详尽地描绘了自己所见到的战场真实,表达了自己对战争与生命的独特见解。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又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因此本论文以巴布琴科的车臣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文本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和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