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但是相关机构对本土电影衍生商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要远远落后于对电影票房营销的研究;而反观电影产业相对发达的北美市场,电影衍生商品、特别是动漫电影衍生玩具,为版权方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于票房收益;在国家提倡文化产业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对动漫电影衍生商品营销的研究与讨论正当其时。本论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对中国动漫电影观影人群的消费心理探析,来研究中国市场动漫电影衍生玩具营销策略的制定方法以及消费心理学对其指导意义。作者依托就职于国内原创动漫电影出品方(且同时是相关动漫电影衍生商品运营方)的优势,对《巴啦啦小魔仙》的儿童电影的衍生玩具整合营销案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与分析,首先作者对巴啦啦品牌衍生产品营销的环境及现状进行了调研及分析;然后结合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巴啦啦小魔仙电影衍生产品的营销方案的制定进行了阐述;最终陈述相关方案实施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投射法来进行对儿童消费者及家长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调研;同时又通过将消费者气质、马斯洛需求等理论与本论文主题相结合进行了研究。最终作者得出结论,消费心理学中的消费动机、消费需求等理论对动漫电影衍生商品的营销策略制订以及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将电影院纳入电影衍生玩具的销售渠道系统、在电影放映期间对电影衍生玩具进行合理的提价、增加与电影内容互动的玩具功能或玩法、提升玩具外包装视觉效果、围绕核心粉丝开展营销活动等,最终都帮助了《巴啦啦小魔仙》(下或简称《巴》)电影衍生玩具实现了超预期销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