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优薪酬契约理论把薪酬与业绩相联系,表面上解决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高管在决策之时不可能完全与股东利益一致,而会把满足自身私利当做终极目标。高管的“天价薪酬”与民众收入差距过大引起了大众的质疑,为了维护社会和谐,政府颁布了国企薪酬管制与改革的方案,这些方案实现了收入分配秩序的合理性,薪酬水平的适当性并且对不合理的薪酬进行了调整。基于此,本文以国有企业薪酬管制为大背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政府补助的关系。高管操纵盈余将政府补助虚构成利润迅速提高公司的短期业绩或者是从政府补助中直接攫取利益,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得高管从中获利,提高自身的薪酬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政府补助和高管薪酬、超额薪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政府补助的最终是否达到初始目的,流向是否发生偏离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10940个样本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国企高管薪酬管制背景的梳理,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最优薪酬契约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和薪酬辩护假说理论,提出了研究假设;对所有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初步分析国内上市公司中内部人控制情况、高管薪酬、政府补助和经济因素情况的现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其次进行具体的实证验证,通过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政府补助与高管薪酬、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内部人控制对政府补助和高管薪酬、超额薪酬关系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与高管薪酬辩护关系。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补助与高管薪酬、超额薪酬正相关,进一步说明了政府补助中高管的寻租行为。在非国企中政府补助与高管薪酬、超额薪酬的相关关系更显著。(2)内部人控制对政府补助与高管薪酬、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并且在国企中内部人控制的影响更显著。(3)高管利用政府补助提高了薪酬业绩相关性,验证了高管薪酬辩护的需求,在非国企中政府补助增强薪酬业绩敏感性效用更为显著,从而验证了非国企中高管薪酬辩护的动机更为强烈。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就规范政府补助的使用、控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薪酬方案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