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创新引领知识进步的大时代背景下,创新竞争逐步发展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国家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创新成本增添了动力,从生产工艺到经营流程,企业的研发支出逐年增长,通过购买以及自行研制等方式,企业的无形资产绝对值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相对值也进一步增长。“研发支出”科目下的核算金额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会计处理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企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检索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及理论基础进行整理;而后对我国研发支出相关规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比较当前各国对于研发支出的不同会计处理原则,其中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研发支出费用化,我国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论上支持有条件资本化,该处理方法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研发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抑或是有条件资本化的问题,衍生出高新技术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以达到企业管理者不同的目的;最后,本文以用友软件为例,用具体案例揭示了企业如何利用研发支出相关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实施盈余管理,结合案例总结思考,从扩大研发支出可资本化范围、制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行业标准、形成量化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以及丰富研发支出相关信息披露的内容四个角度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研发支出的相关会计准则提出了改进建议。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我国在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同时,也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以规范和引导企业进行研发活动,而企业作为研发主体也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会计创新的巨大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