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本”是根据我国国情,按照高考分数由高到低而划分的第三批次录取学生的一类高校,因此三本院校的学生在高考分数上基本处于劣势。虽然我国政策一直强调教育公平,并反复申明三本院校与一、二本院校同样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都为四年,然而现实却是三本院校学生往往在升学和就业上遭遇到招聘人员的冷遇。本研究假设,三本院校学生可能受到自身“三本”标签所带来的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导致其在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方面受到损害。本研究借鉴种族、性别等领域的刻板印象研究方法,以刻板印象威胁理论和社会身份理论为理论指导,对社会流动信仰体系下的“三本”标签是否会产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通过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探究了三本院校学生群体中的刻板印象;实验二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三本院校学生对自身学校身份的敏感程度。实验三采用经典Stroop范式进一步考查了三本院校学生所受到的刻板印象威胁及其对行为表现是否产生了影响。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对三本院校学生这一群体,存在着刻板印象,且刻板印象总体是呈消极的。普通院校学生和三本院校学生,对三本院校学生的刻板印象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两类被试对三本院校学生保持较为一致的消极态度。(2)三本院校学生和普通院校学生在学校身份敏感度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即三本院校学生对“三本”标签具有较高的敏感度。(3)三本院校学生在威胁情境下的Stroop反应时显著高于无威胁情境下的反应时,三本院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了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