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组织来源、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及其转移性淋巴结CT能谱特征性参数间的差异,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在不同组织来源/病理类型的肺癌、胃癌和食管癌及其肿瘤转移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0月间肺癌、胃癌和食管癌30例,其中小细胞肺癌7例(10个转移淋巴结)、肺腺癌9例(11个转移淋巴结)、肺鳞癌7例(7个转移淋巴结)、胃癌和食管癌7例(13个转移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然后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中不同能量水平(40keV-140keV,间隔10keV)下癌症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的CT值、碘(水)基物质含量与有效原子序数,获得能谱衰减曲线,计算各衰减曲线斜率。能谱衰减曲线斜率为能谱曲线上两点间CT值之差除以两点间能量差。本研究选取40keV及80keV两点作为参考点,即斜率40-80keV=(HU40keV-HU80keV)/40。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感兴趣区的选取标准以短径大于10毫米为阈值,尽可能避开坏死区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原发灶(包括小细胞肺癌、肺腺癌及肺鳞癌)在不同keV下的CT值、碘(水)基物质含量、有效原子序数以及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均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原发灶与其相应转移淋巴结之间所有能谱特征性参数亦未见统计学差异,但与胃癌和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在中低能量区(40keV-110keV)下的CT值、碘(水)基物质含量和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皆有着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和肺腺癌转移淋巴结之间所有能谱特征性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它们与胃癌-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在40keV-130keV能量区间的CT值、碘(水)基物质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和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皆有着明显统计学差异[碘(水)基物质含量P<0.01,其它P<0.05];它们与肺鳞癌转移淋巴结在所有能量区间的CT值和碘(水)基物质含量亦着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各组CT参数值比较P<0.05,低能量区间P<0.01;碘(水)基物质含量比较:肺鳞癌转移淋巴结vs小细胞肺癌转移淋巴结t=3.024,P=0.004,肺鳞癌转移淋巴结vs肺腺癌转移淋巴结t=2.942,P=0.005]。肺鳞癌转移淋巴结与所有肺癌原发灶及其转移淋巴结在中低能量区(40keV-110keV)中的CT值和碘(水)基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与胃癌和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在中等能量区(80keV-100keV)中的CT值和碘(水)基物质含量之间的差异亦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比对分析肿瘤原发病灶及其转移淋巴结能谱CT曲线特征和相关参数(碘基物质含量、有效原子序数和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等),对不同组织来源、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及其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有着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