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形变奇A核K=1/2转动带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y123tx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处理含有对力的推转壳模型(CSM)[2,3]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14,15],以稀土区<171>Yb的[521]1/2[1]带和<171>Tm的[411]1/2带为例,对正常变形奇A核K=1/2转动带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以及脱耦合项对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于稀土区的正常变形核的基带和低激发带,在实验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3,4],许多有趣的现象被观察到,例如:回弯现象,角动量顺排,与对力有关的各种奇偶差以及全同带现象等,其中最令人困惑的还是全同带现象.而全同带形成的微观机制与转动惯量随着角频率变化的微观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是转动谱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对于K=1/2转动带,转动惯量随角频率的变化有如下的规律性:(1)转动惯量J(1)随角频率增加光滑地增加.(2)对转动惯量的贡献主要来自中子的贡献,而对转动惯量的变化起作用的是能级的堵塞效应以及被堵塞能级的Coriolis响应程度(3)在实验上发现了微小的旋称分裂[19].理论上,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的壳模型,是在积累了大量的原子核的低激发谱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然而单粒子(或只计及少数粒子的)壳模型,只在满壳附近才比较适用.随着满壳外粒子数的增大,能谱很快变得很复杂,低激发能级的密度也逐步增大.但在远离满壳的区域,实验资料表明,原子核的低激发谱又重新变得比较简单而有规律.这些区域是A≥225,150
其他文献
研究电化学沉积中形态的形成机制与规律,探索控制沉积形态和结构的方法对于自组织生长有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亚微米级超薄液层中铜的电化学沉积系统的基础上,对电沉积过
期刊
本文致力于二维声子晶体能带结构中声禁带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概述了工作的研究背景,对近年来国内外声子晶体的研究发展做了简单介绍。 第二章
一场冷空气过境之后,冷雨打在雨衣上像无数的小鼓槌在敲响。麻辣烫店里的老板娘把三个贴着打印订单的饭盒递出来,好意嘱咐赵辉一句:“拐弯的时候可要慢点。”  赵辉高声答应,赶紧接过饭盒,小跑着放进骑手们特备的保暖箱里。天气如此阴湿,为了预防客人投诉送来的饭菜冷了,赵辉学着老骑手们的样子,把架在后座上的保暖箱挪到了电动车的踏板上,这样,再披上当年送孩子时用的大号袋鼠式雨披,保暖箱就仿佛护在怀里的孩子,容易
期刊
近年来具有非平庸拓扑性质的相互作用的关联拓扑态成为了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拓扑绝缘体理论基于单粒子能带论,因而寻找强关联系统的拓扑物质态以及有效地描述它们
超导电性一经发现就以其巨大的应用前景持续吸引着全世界科学家的目光。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发现使超导转变温度进入液氮温区,在加快超导电性研究进展的同时也为科学家们带来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借助交流磁化率工具,研究了存在磁通蠕动时的超导体的表面位垒和不均匀性.主要的结论如下: 首先,提出了一个包含了磁通蠕动的表面钉扎位垒模型,并进行了
该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研究了用脉冲充磁方法充磁的超导圆盘中的电流、磁场和温度分布以及此超导圆盘和永久磁体之间的磁悬浮力.以超导体中的电流运动方程为基础,通过电流-电
本篇论文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其一,Bi2Sr2CaCu2Os单晶样品的制备。用固态反应方法制备了Bi2212及其掺杂不同Pb和Y含量的单晶样品,为下一步的实验测量工作打下基础。其二
Ⅲ簇氮化物(GaN、InN及AlN)以及由它们组成的三元、四元合金固熔体,都是直接带隙材料,它们覆盖了从红光波长到紫外波长的范围,是制作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LD)和光电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