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领导力作为一个新的议题,最早由美国提出此概念,本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内外目前对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且大多数研究集中讨论教师领导力的内涵问题,实证研究的案例较少,但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对学生学业成就和学校改进都是有利的,因此,探讨教师领导力与教龄、学校、年龄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到影响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因素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中,将教师领导力定义为“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对学生、同事和学校改进发挥影响力的过程。”教师领导力在本质上是教师的一种影响力。本研究旨在测量出中小学教师领导力的发展水平现状,并找到其影响因素,从而探讨促进中小学教师领导力发展的策略,国内目前对教师领导力水平测量并未有成熟的量表,因此,本研究采用美国教师领导力联盟于2010年在华盛顿颁布的“教师领导力模型标准”进行本土化改进。该模型中将教师领导力划分为七个维度,本研究通过预试测保留为三个维度:学术领导力、教学领导力、价值领导力。学术领导力的重点在于教师的科研、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包括获取和使用研究、培育合作文化这两个子维度;教学领导力即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力,它又包括了家校合作和评价能力两个子维度;价值领导力即教师在自己的专业群体间及学校改进过程中发挥的影响力,包括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专业影响力两个子维度。最终编制成《教师领导力发展水平》问卷进行水平测试,为了找到不同学校间的差异,研究抽取四所案例学校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有效问卷747份,并采用spss与amos对问卷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探索出每所学校领导力水平的差异,及不同职称、教龄、年龄的教师在领导力水平上的差异情况——学校氛围较为开放的,校长领导风格偏民主型的学校,教师领导力水平较高;职称为高级教师的教师在领导力水平上显著大于暂未评定以及职称为初级教师与中级教师的教师;教龄大于21年的教师在领导力水平上显著大于教龄小于5年、6-10年、11-15年与16-20年的教师;年龄46-50岁的教师在在领导力水平上显著大于年龄小于30岁、年龄为31-35岁、年龄为36-40岁与41-45岁的教师。在研究后期,将深度访谈后整理的资料与数据分析所得结果相结合,并对教师领导力水平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探索出影响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教学领导力层面,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正式领导角色、家长的认可度、家长协同参与教育的程度都是影响其水平的关键因素;而在学术领导力层面,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专业发展的机会、教师个人魅力是影响其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价值领导力层面,校长的领导风格、教师专业影响力及教师的认识是影响其水平的关键因素。这些影响因素被探索出后,又进一步挖掘促进教师领导力发展的新路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解“教师领导力”的内涵,重视“教学领导力”从而增强教师的领导自信,以达到唤醒教师的领导意识的目的;在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上,做到合理、民主,并未教师建立线上的专业学习平台,尽量避免外出浪费其时间,在校内实行高效的集体备课,从而完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优化工作;在教师模范的树立上,也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强调教师的“学校主人”地位,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校长应明确其不同的发展目标,形成一种“教师参与”的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