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暴露医护人员体内抗结核保护性免疫反应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15年全球由于结核病死亡的人数为140万人,同时结核病新发病例数为1040万人。目前世界上唯一注册的结核病疫苗是卡介苗(BCG),但BCG不能有效预防成人结核病的发生,而且保护效率并不稳定,因此世界急需开发一种更加有效的疫苗。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推测有一部分医护人员由于长期暴露于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的环境中而没有发生活动性结核病可能是由于体内存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保护作用。通过与一家结核病专科医院合作,我们收集了24位潜伏性感染医护人员、24位长期暴露未感染医护人员以及12位活动性结核患者的血液标本并提取全免疫球蛋白。我们发现从48位医护人员中有7位体内分离的全免疫球蛋白在小鼠气溶胶感染模型中显示有对抗结核菌的免疫保护作用。通过结核分枝杆菌裸鼠感染模型,我们发现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需要功能性T细胞的帮助。通过体外全血杀菌实验,我们发现所分离的抗体的保护作用是剂量依赖型的而且保护性抗体所识别的抗原位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表面。同时我们发现全血中CD4+T细胞的剥离可以阻止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作用,当MHC II分子被封闭抗体失去了免疫保护作用。在本项研究中,当同时封闭FcγRIII(CD16)和FcγRII(CD32)两种受体时,抗体的保护作用消失,这表明免疫复合物在抗体介导的结核病免疫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发现在小鼠体内观察到的保护作用同体外的全血杀菌实验中抗体的保护作用是一致的。另外,我们使用深度测序对三组志愿者的T细胞受体库进行了测定并发现了一些可能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的T细胞克隆。我们的研究解决了抗体是否在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过程中对宿主起保护作用重要的争论。同时我们确定了CD4+T细胞以及免疫复合物在抗结核免疫保护中的作用。总之,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对机体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的具体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开发更有效的结核病预防疫苗以及治疗方法提供合理的思路。
其他文献
设A是有限域k = Fq上的整体维数有限的有限维代数.2011年,Bridgeland考虑投射A-模的2-循环复形范畴的Hall代数,通过局部化以及适当的约化,他定义了一个代数DH2red(A),称为A的Bridgeland-Hall代数.特别地,当A是遗传代数时,这个代数给出了相应量子群的一个整体实现.设m是一个固定的非负整数,受Bridgeland工作的启发,Chen和Deng考虑投射A-模的
本文通过求解相互耦合的非线性声波方程及气泡动力学方程来模拟声波在空化云当中的传播现象,探究相关的规律和特点。重点讲述声波在空化云当中传播时出现的频率空隙现象、增强产热现象以及两种气泡混合时的声空化情况。当空化云自身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其内部的声波信号频谱在特定位置(一般是在低频区域)会出现“空隙”现象。在弱声强驱动的情况下,频率空隙的起始位置与经典的线性多重散射理论的结论具有一致性,但是在强声强条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涌现,人们对计算资源的需求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量子计算作为提高单个处理器芯片计算能力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下一代信息革命的最具潜力的候选者。作为量子计算机的理论根基,量子信息理论的研究也就变得尤为关键。在量子信息理论的研究中,量子关联扮演着主要的推动角色。最初人们认识到的量子关联是量子纠缠,提出了很多种量子态纠缠分类和度量的方法来刻画纠缠的结构。但是这些方法仅适用于少体、低
过去十几年的实验数据证明,人类已经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高能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制造出了一种夸克和胶子从强子中退禁闭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在QGP中,由重夸克和其反夸克组成的束缚态重夸克偶素会因色荷的德拜屏蔽而熔解。重夸克偶素在重离子碰撞中产额的压低是QGP形成的一个直接信号。Y是由底夸克和反底夸克组成的重夸克偶素。相比于较轻的重夸克偶素如J/
核物质状态方程(EOS)是当今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核物质的状态方程联系着核物质温度、密度、体积及能量等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核物质方程中的对称能项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核反应中的动力学、中子星的质量-半径关系,超新星爆发中物质的动力学演化等问题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对称能的研究中,对称能随密度的依赖关系依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高密区,不同的理论预测之间有巨大的差别。而在低密区,虽
本文研究Julia集和Sierpi(?)ski垫(Sierpi(?)ski gasket)等两类分形,主要关注局部正则狄氏型构造和热核估计。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给出Julia集上的狄氏型构造和热核估计。这里Julia集是由函数fc(z)=z2+c的所有排斥周期点构成集合的闭包给出,c落在主心形或±k1-灯泡形,其中k≥2。首先,利用外部射线参数化构造强局部、正则、保守狄氏型,其中,充分
自从1974年实验上发现粲偶素家族的第一个成员J/ψ粒子以来,许许多多量子数为JPC=1--的粲偶素家族成员相继被发现,如ψ(2S)、ψ(3S)、ψ(4S)、ψ(1D)、ψ(2D)等,其中J/ψ和ψ(2S)分别是矢量介子基态和径向第一激发态的粲偶素态。目前,实验上对J/ψ和ψ(2S)遍举衰变到重子反重子对给出的测量结果非常有限,尽管已有QCD理论模型对这些衰变过程做了相关的计算,但这些计算基本上都
微管和微丝纤维作为骨架系统参与多种细胞内活动,如细胞分裂、细胞迁移、细胞形态维持以及细胞内的物质运输等。在这些细胞活动中,对于微管和微丝纤维协同作用促进膜泡形变和膜泡运输的具体机制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很多蛋白被发现参与细胞骨架介导的膜形变过程,本文的研究对象WHAMM蛋白便是其中之一。WHAMM蛋白只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它作为促进微丝纤维成核聚合的作用因子被发现,属于WASP家族成员。WHAM
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磷脂的相态对磷脂膜的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磷脂的相行为与相变机理对于我们了解磷脂膜的性质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对于二元磷脂体系而言,磷脂的相行为除了广泛关注的相态的转变之外,还包括侧向分相与跨膜不对称性等现象,可以作为生物膜的模型进行研究。因此,研究二元磷脂体系的相行为与相变机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生命活动中的生物膜的结构性质与生理功能基础。我们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各种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1-24个核苷酸的小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的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拟南芥中,编码miRNA的基因位点由RNA聚合酶II转录,形成的转录本即为初级miRNA(primary miRNA,pri-miRNA);pri-miRNA经由DICER-LIKE 1(DCL1)蛋白连续两步剪切加工形成双链miRNA/miRNA*。随后,双链miR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