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属于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属于小学阶段关键性的教学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遵从识字的规律,科学地选择和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和能力。目前的第一学段识字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识字教学方法还有待调整完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调整,对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的教师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师要对自己教学行为分析与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而反思性教学正是以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地对教学情境进行回顾与反思。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才能将课程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创造性的解决识字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反思性教学在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的行动研究,研究总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明确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使用的方法。随后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阐析,明确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方案,明确行动研究的目标和过程。随后指出当下识字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明确第一学段识字教学中的主体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进入第一轮和第二轮课堂教学阶段,在分析阶段性工作现状之后,进行阶段性工作思考和调整改进。最后进行行动研究前测、后测,并对研究进行总结,从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的几个角度进行总结。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将识字教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强化教师对识字教学现状的认知,强化反思性教学理念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