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良姜色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大高良姜色素的提取条件、稳定性、成分初步分析、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大高良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为1%盐酸乙醇,温度为4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h。大高良姜色素为亮黄色,颜色鲜艳。该色素对pH(2-6)、氧化剂、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都比较稳定,但对日光稳定性差;且Fe3+和热(50℃以上)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总的来说该色素是一种稳定性较好、安全可靠、价廉易得、开发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并初步鉴定该化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干品约含有总黄酮28mg/g。   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大高良姜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选择FL-1、FL-2、FL-3、AB-8四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大高良姜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最佳树脂种类,并对其动力学曲线和静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FL-3树脂对大高良姜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当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314-0.697mg/mL,pH=4,上样液流速为2BV/h时,FL-3树脂对大高良姜黄酮吸附量大;以80%的乙醇为洗脱剂,pH=5洗脱液流速为3BV/h,大高良姜黄酮经纯化后的纯度为40.3%。   大高良姜姜肉提取液还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当大高良姜黄酮提取物添加量为1ml-10ml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黄酮提取物的还原能力逐渐增强。清除羟自由基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大高良姜黄酮提取液的添加量为10ml时作用效果最明显为88.54%;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大高良姜黄酮提取液的添加量为3ml时作用效果最明显为34.19%。大高良姜提取液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最大值为56.04%。大高良姜提取液对亚硝胺的阻断作用最大值为78.95%。
其他文献
作为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近年来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广泛重视。通过设计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而可以调控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离子液体的疏水链较长时,其具有了表面活性,被称作表面活性离子液体(surface active ionic liquids,SAILs)。将离子液体的特性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相结合,发展出了新的自聚集体系。基于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芳香阴离子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并研究了其在水和离子液体中
α-磷酸锆(α-ZrP)是一类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的阳离子型化合物,由于具有高的离子交换容量、尺寸易控性、易插层易剥离性以及表面官能团的可操控和可设计性等特点,因而在聚合
导电聚合物/无机磁性复合物是由导电聚合物(如聚毗咯、聚苯胺、聚噻吩等及其衍生物)与无机磁性化合物如r-Fe2O3、Fe3O4、各种铁氧体、盐类及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等通过一定途径
论文首先综述了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t,CL)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发光功能化纳米材料及其研究进展。近几年来,催化剂和化学发光试剂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概念被提出,双功能化纳米材料不仅保持了纳米材料本身优良的特性,还具有优异的化学发光性能,极大地拓展了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在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能仍不能满足超微量目标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