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把服务“三农”作为自己的宗旨,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种专门为农户服务的金融产品,小额信贷业务为中低收入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在农信社追求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义务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其信用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状况也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农信社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自身的一些特点,相比于城市商业银行,其不具备资金规模的优势,自从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以来,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实践,在风险防范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也难以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照搬照抄,暴露了小额信贷在我国发展过程的一些问题。小额信贷在国外发展几十年来,有很多防范风险的理论体系、模型以及相关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基本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故这些成功经验只能作为我国开展信贷业务的参考,不能生搬硬套,在参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出适合我国实情的有效方法。在中国农村,农户的信贷需求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满足,这其中甚至包括源于基本生活的资金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农户经济活动逐渐趋于多样化,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从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出发,挖掘小额信贷的内涵,对其进行分类,并对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在描述小额信贷特点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如东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企业背景,主要从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产生的风险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了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及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关对策。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农村信用社为对象,对如东县600多户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通过相关数据进一步了解农户以及农信社小额信贷开展的实际情况,为分析农信社风险以及提出防范措施作铺垫。在结合如东县农村信用社实际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将风险划分为:外部环境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和信用风险,并着重强调社会信用环境建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针对这四类风险的控制措施,尤其在信用社内部管理控制上,希望农村信用社能更好地利用小额信用贷款这一金融产品,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结合政府的作用,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行政事业到农村信用社开设账户,降低资金成本,增加低成本资金的规模,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户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