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空间位置来研究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最高风险区域,旨在为胃癌术后辅助放疗提供精准靶区设计。方法回顾性地研究在我院从2009.1.1至2012.5.31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选取其中有本院腹部CT复查记录(术后≥3个月)者予以记录。所有的局部复发区域位置均根据JGCA对胃及胃周淋巴结位置进行的分类标准[3]在患者复查的CT影像加以标绘与判别,统计出各组淋巴结复发频次,并计算得出频率,根据频率从高到低排序,得到一个胃癌术后复发高风险区域的直观表达,由此指导设计胃癌术后辅助放疗精准靶区。SPSS 23.0用以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该时间段内查找到的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共计989例,记录有本院术后CT复查(术后≥3个月)的患者共计340,其中考虑复发和/或转移的有114例(33.5%),未见复发转移226例(66.5%)。121例(35.6%)患者未接受辅助放化疗,219例(64.4%)接受单纯辅助化疗。在复发和/或转移的114例中,吻合口复发者23例(20.2%),复发频率超过5%的区域淋巴结是第16组(11.4%),第14组(14.0%),第 13 组(9.6%),第 12 组(16.7%),第 11 组(6.1%),第 9 组(14.9%),第 4 组(5.3%),第 17 组(7.9%),第 18 组(5.3%)。结论根据胃癌术后局部复发高风险区域的三维立体空间分布特点,可以推荐设计胃癌术后辅助放疗更小范围的精准靶区。这样更加精准的辅助放疗靶区设计也许可以帮助减少放疗相关的毒副反应,实现局部放射剂量更为集中,从而减少胃癌术后局部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