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诱发细胞癌变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已经逐渐普及,其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磁波可以透入生物系统,并与生物组织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生物层次上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为了防护其有害的负效应,各国学者对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作用机理的模型、假说和理论,但都有待于实验予以确认。本研究中用900 MHz连续性微波磁场来模拟手机电磁辐射,实验中选用的两个辐射强度分别为10 W/m2和90 W/m2。其中10 W/m2的辐射强度接近于手机天线附近的辐射强度。本课题主要从两方面研究了微波辐射的生物学作用:首先是900MHz连续性微波对Raji细胞中EBV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Raji细胞携带潜伏的鼻咽癌病毒基因组(EBV),在促癌物的诱导下可表达EBV早期抗原(EA),通过免疫酶法检测EBV早期抗原可以确定被检因素是否有致癌或促癌作用。本实验研究了微波辐射对EBV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以及与促癌物对EBV早期抗原诱导的协同作用。其次我们还研究了微波辐射对NIH/3T3细胞的转化作用。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系统对环境中的致癌物或促癌物比较敏感,是一种筛选致癌物或促癌物的经典方法。实验首先将NIH/3T3细胞暴露于900 MHz连续性微波磁场,观察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生长的改变,然后将细胞分别进行软琼脂克隆培养和小鼠体内致瘤实验,进一步明确微波对NIH/3T3细胞恶性转化的诱导作用,从而检测其促癌性。本实验结果表明:900 MHz连续性微波辐射单独作用时即能诱导Raji细胞中EBV-EA的表达,但未发现与促癌物明显的协同作用。在对NIH/3T3细胞的转化试验中,微波辐射对细胞形态及增殖未发生明显影响,软琼脂培养两周后未形成克隆。在小鼠体内致瘤实验中,高强度微波照射后的NIH/3T3细胞能在小鼠体内浸润性生长,形成肿瘤,这表明微波辐射能够促进NIH/3T3细胞的恶性转化,导致细胞的癌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用微创技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Karl-Storz硬质神经内窥镜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 3 1例 ,其中单侧侧脑室为主的出血 16例 ,双侧侧脑室为主的出血1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屡有发生的过早严重损坏而影响交通现象,已受到高度关注。本文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巴东长江大桥大体积混凝土防裂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中
伞形科柴胡属(Bupleurum L.)植物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作为药用植物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以根入药为主的常用传统中药,茎叶多弃之不用,造成资源利用不足。为了开发药源,我们对其
双醛淀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在造纸和纺织行业。双醛淀粉的制备方法有一步法和二步法,淀粉的氧化与碘酸转换成高碘酸同在一容器内完成的称为一步法,淀粉的氧化与碘酸转换成高
该文结合文本分析 ,追溯了济慈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 ,并试图对此进行探讨。从对济慈的单纯模仿到自觉超越 ,威廉斯发展了自己的
<正>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纽带,由多个法人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组织,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产高度发展而进行企业组织创新的结果。随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正>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它是我国独有的,经过千百年发展变化形成的,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曾被广泛使用,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据现有文字记载,最早为隋
以广东地区高盐稀态酱油成曲中优良的米曲霉菌株为出发菌,经紫外诱变选育得到了一株种曲单孢子,中性蛋白酶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08%,平均种曲酶活力为9426.43U/g干基,孢子发
目的输液安全是指通过静脉将药物安全地输入病人体内,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发生,病人无不良反应。方法在临床上,静脉输液是一种较为高效且快速的给药手段,是一